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分析与评价——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5 14:40

  本文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分析与评价——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实证分析 出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利用效益 新型城镇化 协调度 时空特征 长江中游地区


【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方法]运用由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权值法构成的综合确权法,基于耦合度、协调发展度模型探讨2006~2014年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并进行时空上的分析与评价,借助空间自相关模型探讨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协调发展类型由研究基期的低度协调型逐步优化为末期的中高度协调型。武汉都市圈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集聚区;协调发展度高值点主要集中在武汉与长沙,协调发展度低值点由基期的益阳、娄底等城市转变为末期的宜昌、咸宁、鹰潭等地。2006~2012年Moran's I值均为负,协调发展度集聚特征由相异属性集聚向随机状态转变,2014年Moran's I值正,协调发展度呈相似属性集聚状态。[结论]长江中游地区协调发展度空间集聚特征呈现由相异属性集聚向相似属性集聚状态转化,协调聚集区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发展态势良好。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2016年度苏州市产业技术创新专项(民生科技)项目“苏州古城区大气污染精细化来源解析及减排支撑技术研究”(ss201609) 2017年苏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气候变化影响下苏州城市脆弱性分析及韧性城市建设策略”(szkxkt2017-B14) 2017年度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州市传统村落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与政策措施”(2017LX053)
【分类号】:F299.27;F301.24
【正文快照】: 0引言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成为土地管理学科的热点问题。城镇化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即建设用地迅速扩张、耕地数量受到威胁,要避免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加重的土地供需矛盾问题,必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来臣军;卢恩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2期

2 王雨竹;徐培玮;;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1期

3 魏战刚;;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6期

4 左乃先;白永平;左京平;周鹏;张蕊;;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甘宁27个城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6期

5 曹飞;;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土地集约测度及其协调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6期

6 胡晓群;沈琦;徐恭位;;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评价与分析——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4期

7 钱宏胜;岳汉秋;梁亚红;鲁迪;;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4期

8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9 马勇;刘军;;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生态化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6期

10 张超;李丁;魏秀梅;张洁;;西北河谷型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畅;邓铭;冉春红;;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2 朱志远;苗建军;;成渝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测度[J];城市问题;2017年05期

3 吴弘璐;何伟;刘娇;;成都市城市外延空间扩展与城市化质量协调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4 姜磊;周海峰;柏玲;;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城市-社会-环境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5期

5 周勇;宋默然;;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07期

6 陈国柱;;革命老区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川陕苏区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7 张晓芳;;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分析与评价——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年04期

8 王晓丽;陈盛伟;;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7年04期

9 周丽青;杨如军;詹长根;;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2期

10 李炎埔;李东伟;陈常优;;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天;焦华富;;中国省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与优化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7期

2 姚淑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1333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33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