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出处:《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摘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协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会导致其产值的增加;一二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121.3;F249.27;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棉花等自然资源以及“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改革开放后,新疆的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获得较快发展,但相较于全国,仍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因此要实现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亮;艾冰;;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探讨——以新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2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3 张玲;;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J];金融经济;2011年08期
4 青松;;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5 崔光莲;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冬梅;胡笳丽;;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基于1999~2008年统计数据[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2 崔红艳;王鑫淼;赵晓微;;白城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卞瀚鑫;李彬;;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朱国敏;;福建省第二产业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张桂君;孙畅;;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较及启示——基于重庆市万州区和涪陵区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7 汪秀;田喜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冯江茹;;山西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年10期
9 吴云勇;;再论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同步的原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杜传忠;韩元军;杨成林;;中国影响就业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丁元;周树高;贾功祥;;就业的产业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对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4 崔占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佐藤孝弘;论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付伯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启生;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就业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苏萍;东北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非正规就业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望;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湘潭大学;2013年
10 韩元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娟;新形势下江西劳动力供求预测分析及就业政策的调整[D];南昌大学;2010年
2 江波;上海市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0年
3 薛双喜;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冬旭;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晶晶;中国人口流动与农村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园园;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吴雨;广东省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阳;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贾双霞;成都市三次产业就业需求分析与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亮;艾冰;;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探讨——以新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2 邱崇明;扩大就业规模的对策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9期
3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4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5 胡晓鹏,魏培东;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实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顾建平;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隐性失业和就业制度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杜凤莲;孙婧芳;;资源富集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4期
8 王小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以青海为例[J];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9 刘向阳;刘耀彬;;中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科技广场;2007年02期
10 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课题组;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江苏统计;2001年03期
2 乔海曙,王鑫;发展知识经济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敏,雷有毅;知识经济与山西产业结构优化[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曲伟;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2年01期
5 逄守艳,王涛;我国产业结构的量化分析[J];中国统计;2002年05期
6 贾晓峰;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J];江苏统计;2002年04期
7 陈殿阁;企业群与产业结构升级[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向常清;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丁志艳;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全面促进小康社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10 吴进红,王丽萍;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铖;;“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发展廊坊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丛苓;;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领导者影响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立群;邓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测算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邱英汉;;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中的政府职能探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明;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 阎锐;转变观念 推进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河北日报;2000年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N];河北日报;2005年
4 李悦;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日;产业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王晓荣 兰昆琴;伊旗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7 田学斌 梁彦洲;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N];江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赛;上海产业结构要围着“四个中心”转[N];联合时报;2007年
10 丁力;通过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9 曹亚军;服务业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宋文;广西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廖荣俊;基于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成;延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D];延边大学;2001年
5 牟力波;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元颖;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新征;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史玉杰;利润率诱导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崔志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3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