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PPP项目的风险识别——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01 14:21

  本文关键词:我国PPP项目的风险识别——基于因子分析方法 出处:《地方财政研究》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PPP模式 项目管理 风险识别 因子分析


【摘要】:PPP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模式,并非一种简单的项目融资模式,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该项目风险的复杂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识别与分析该项目所存在的风险。本文以国内PPP项目所处现状为依据,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PPP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因子分析。因子分析表明:政治风险、建设运营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环境风险是我国PPP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且这四大类风险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具体风险因子,同时这四大类风险影响因子对我国PPP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是逐渐减弱的,但在PPP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任何一类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Abstract]:PPP is essentially a management model, not a simple project financing model, so only i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ject risk. On the basis of stage and uncertainty, we can better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risk of this proje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PPP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estionnaire. Through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risk of PPP project in China. The factor analysis shows that: political risk,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risk. Financial risk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re the main ris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PP project in China, and these four kinds of risks contain different specific risk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act of these four kinds of risk factors on the risk of PPP projects in China is gradually weakened, but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construction of PPP projects, any kind of risks can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
【基金】: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辽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16C006)
【分类号】:F283
【正文快照】: PPP模式是旨在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的模式,自1982年英国率先采用PPP模式后,该模式在世界各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PPP模式在我国发展更是十分迅速。2014年,在财政部的引领下,各级政府掀起了采用PPP模式的热潮。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给出了我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瑾琏,隋明刚,沈荣芳,樊景立;薪资考核中的公平策略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符建华;樊晋利;;因子分析方法在顾客满意度测评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08年10期

3 李拓晨;张嘉誉;;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年平均收入结构[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3期

4 马跃;;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天津滨海新区基础设施投资[J];商场现代化;2008年03期

5 相广萍;;因子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0期

6 贺彦淇;;云南各市州的经济状况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1期

7 叶瑶;吴秋t,

本文编号:1364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64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