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驱动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区域创新驱动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区域创新成为现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城镇化进入到了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时期,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十三五”时期的的迫切需要,再加之依靠土地和人口的要素驱动型城镇化难以为继,因此创新驱动型城镇化实现了城镇化的战略转型,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研究区域创新作为驱动力来推动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既响应了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号召,又为河南省城市发展政策和区域经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实现了提升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预期目标。本文在对国内外区域创新与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化和扩展了区域创新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并对区域创新推动城镇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城镇化质量的构成要素基础之上建立河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河南省2006-2015年数据,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河南省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水平评价,通过得到的综合分值定量描述河南省城镇化质量2006-2015年的发展趋势,通过与湖北省综合分值的对比来分析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发展现状,挖掘河南省城镇化质量面临的困境。第五章以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综合分值作为因变量,选择区域创新的相关变量作为自变量,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得到影响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探索区域创新提升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可行性路径,解决河南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弊端,推动河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本文得到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2006-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综合分值从0.0107—2.4484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2015年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发展现状总体上落后于湖北省。(2)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是衡量区域创新的五个方面。(3)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是提升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因素,尤其知识创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4)分别从知识创造的初始路径、企业创新的发展路径和创新绩效的成熟路径三个层面来破解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升河南省城镇化质量。
[Abstract]:Region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speed type to quality type.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of the new norm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urgent nee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coupled with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ustain the urbanization driven by the factors that depend on land and population. Therefore, innovation-driven urbanization has realized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s a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has responded to the call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policy level. It also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and regional economic strategy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epens and expands 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region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Based on the data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comprehensive scores obtained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Hube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in 2015. Chapter 5th take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chooses the relevant variable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inally, the feasible pat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s explor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0.0107-2.4484 from 2006 to 2015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In 2015, howev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lags behind that of Hubei Province on the whole) knowledge creati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the five aspects of measuring reg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creati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the facto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 particular, knowledge creation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4) respectively from the initial path of knowledge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the mature path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three levels to solve the main dilemma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and improve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in Henan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耀辉;加快建设小城镇 促进经济大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2期
2 孙绪民;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3 陈玉梅;小城镇功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4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5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6 柯元;对老区实施小城镇战略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0年12期
7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8 孔令德;;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J];今日海南;2000年11期
9 陈东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10 李爱民,魏建春;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弓;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叶青清;江汉平原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郝华勇;湖北省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10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豫;区域创新驱动视角下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5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9 贾林瑞;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丽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7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6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