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城市化背景下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地城市化背景下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仿真研究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武汉市 土地城市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仿真
【摘要】:运用Vensim软件,通过构建"土地城市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情景下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趋势进行仿真,为土地城市化背景下武汉市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型是最适合武汉市的发展模式,而现状延续型、政绩驱动型和生态环保型情景下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到2020年均将面临超载压力。武汉市在适当加速推进土地城市化的同时应注重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确保资源环境承载系统平稳运行。
[Abstract]:By using Vensim software, 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Wuhan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by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land urbanization-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han, and the status quo continu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Wuhan will face the overload pressure by 2020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performance driv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uha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creasing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while accelera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land proper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reduc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carrying syste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湖北省思想库项目(HBSXK201616)~~
【分类号】:F205;F299.27;X24
【正文快照】: 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支撑社会经济活动开展和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指示作用[1]。我国已进入“十三五”规划发展阶段,武汉市作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黄金期,其经济“万亿倍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离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明霞;罗国云;;长江上游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2 张红;;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3 邱鹏;;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年19期
4 刘玉娟;刘邵权;刘斌涛;刘淑珍;;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5 彭立;刘邵权;刘淑珍;苏春江;;汶川地震重灾区10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蒋辉;罗国云;;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特点与功能[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3期
7 张彦英;樊笑英;;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04期
8 张贵祥;;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当前形势及对策建议[J];投资北京;2013年11期
9 张燕;徐建华;曾刚;胡青;;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9年08期
10 刘育平;侯华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趋势及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韩东太;;辽宁省“十一五”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张娥;谢永刚;;汶川县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邬彬;;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圳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谢元博;;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阜新为例[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季杰;委员热议资源环境承载力[N];深圳商报;2009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向鹏 翁惠娟;转型应避免资源环境“超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记者 李舒瑜;从“用了再算”到“算了再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陈相明;深圳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极限[N];深圳商报;2009年
5 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以承载力定发展 以承载力促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武彩霞;环境资源超载严重,深圳敲响警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韩东太;提升我省资源环境承载力[N];辽宁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立斌;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郑宣宣;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丛琳;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陈先鹏;基于PCA和SD模型的区域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浙江大学;2015年
5 茶增芬;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的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余如意;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慧秀;基于GIS的生态脆弱移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8 王萌;我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耦合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9 唐欣;县域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0 任晓茹;基于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武汉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85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8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