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引力模型的多中心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6 17:10

  本文关键词:基于引力模型的多中心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引力模型 多中心城市 空间相互作用 地价空间结构


【摘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城市形态,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典型的多中心城市重庆为例,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市组团(主中心、次中心、外围组团)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对地价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庆组团的地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多中心、镶嵌式分布特征,与城市形态一致.这说明,在城市地价分布和模拟时,除了繁华度、临近度、可达性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此外,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分析组团间相互作用对地价的影响,被证明是研究地价空间结构的良好选择.
[Abstract]:The "multi-center, group-type" urban structure is considered to be a sustainable urban form, and also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Chongqing, a typical multi-center c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among urban groups (main center, secondary center, peripheral group)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 price.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price in Chongqing group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polycentric, inlaid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urban form, which shows that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simulation of urban land price. In addition to the factors of prosperity, proximity and accessibility,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interaction should also be fully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he gravitational model can better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nter-group interaction on land price. It is proved to be a good choice to stud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 pric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68)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jjA00008)
【分类号】:F299.23
【正文快照】: 在全球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中心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期空间演化的一般现象与普遍规律,我国的一些城镇密集区在30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也已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空间结构”[1].一些多中心城市的人口、地价、企业分布等变量具有典型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梁甜;田永中;杨霏;孙兴华;邓叔娟;;基于ESDA-GIS的独特地理单元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2 鄢进军;丁真兵;郑凌予;秦华;;基于GIS-Network Analyst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3 赵莉;葛京凤;;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城市地价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12期

4 金贵;王占岐;杨俊;姚小薇;;基于引力模型与回归分析的城市群地价空间结构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5 何伟;唐琴;;城镇土地以价定级方法研究:以四川省南部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张静;张丽芳;濮励杰;管驰明;;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7 刘传明;曾菊新;;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8 姚继兰;聂宜民;张海燕;张开瑞;;小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吴宇哲,吴次芳;基于Kriging技术的城市基准地价评估研究[J];经济地理;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东卉;刘勇;刘秀华;;基于引力模型的多中心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2 丁立;张仲伍;杜敏敏;韩道宽;;基于引力模型的山西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3 李灿;刘超;葛京凤;梁爽;刘静鹏;;基于城镇等别的地价合理性研究——以河北省十至十五等城镇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4 崔晓美;葛京凤;刘雅楠;崔媛媛;;城市群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6期

5 屈二千;谷达华;牛德利;郭欢欢;;重庆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的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力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6 李晓进;李灿;葛京凤;段娅静;王婉莹;苏松;;河北省地价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3期

7 马勇;黄智洵;;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指数测度及时空演变探析——基于GWR模型[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5期

8 韩娟;金晓斌;张志宏;孙伟;徐心茹;周寅康;;中国住宅出让地价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7年04期

9 李洁茹;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数字地价模型的石家庄城区地价空间分布规律探讨[J];测绘科学;2017年08期

10 靳文凭;华亮春;王娟娟;;湖南省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演变[J];经济地理;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贵;王占岐;姚小薇;杨俊;;国土空间分区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5期

2 陈利根;成程;;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10期

3 余凤鸣;张阳生;周杜辉;杜忠潮;;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4 王燕军;宗跃光;欧阳理;任崇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5 冷炳荣;杨永春;黄幸;李甜甜;谭一m:;;1990年代以来基于重力法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复杂性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6 段七零;毛建明;;基于引力模型与0-1规划模型的省域经济区划——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7 卢德彬;涂建军;邹韬;杨乐;廖洪亮;;基于GIS的重庆市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8 王建国;杨德明;王冬艳;陶景梅;;城镇土地定级技术应用研究的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9 张石磊;毕忠德;杨志毅;王士君;;长春市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演变过程及驱动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10 梅志雄;徐颂军;欧阳军;刘静;;广州地铁三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的时空影响效应[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研究;1989年01期

2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3 谷克鉴;国际经济学对引力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世界经济;2001年02期

4 朱海霞;顾海英;;国外关于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研究现状[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5 汤韵;梁若冰;;中国省际居民迁移与地方公共支出——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6 彭晓妹;;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期

7 苏阳;;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J];中国外资;2012年06期

8 孙慧扬;;中美纺织服装外贸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2年09期

9 石峰;王国梁;;基于城市引力模型下山西省城市圈的划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何晓洁;王雪昆;;基于引力模型的大陆与台湾贸易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涛;张明;覃东海;;东亚的贸易一体化模式:一个引力模型的验证[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武艺;吴小根;;旅游地引力模型分析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4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谢国立;;引力模型在城市交通流量分布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王海龙;;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圈辐射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余淼杰;;发展中国家间的民主进步能促进其双边贸易吗——基于引力模型的一个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萨达罕(Saadeh Shaker Othman Saadeh);中国和海湾合作理事会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重力模型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 维摩拉;中国与南亚经贸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郝景芳;基于面板数据引力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朱海霞;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张英涛;生产外包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翔;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与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JUNAID KAMAL(卡马尔);巴基斯坦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陈娜娜;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潜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4 任媛;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成本的测度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韩笑;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赫慧慧;加入TPP:顺势而为亦或另取炉灶[D];安徽大学;2016年

7 马苓苓;基于引力模型识别复杂网络中有影响力的传播者[D];安徽大学;2016年

8 吴沁;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陈三景;中哈贸易密切度分析及贸易潜力测算[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10 许智云;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8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88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