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DPSIR模型的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评价 出处:《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DPSIR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水土资源安全 灰色预测 宁夏
【摘要】: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宁夏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发展路径。结果表明:2004—2014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变化过程中,驱动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呈稳步上升态势,分别由2004年的-1.172和-1.067上升到2014年的1.754和1.540;压力指数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但压力指数是个负向指标,表明水土资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宁夏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影响指数没有明显规律;响应指数除2013年异常外,其余年份平稳上升。宁夏地区2004—2014年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指数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2004—2008年,安全指数从-0.434变化到0.091,虽然5 a中有3 a都处于低级,但整体呈上升态势;2008—2010年从0.091下降到-0.344,形势不容乐观;2010—2014年,由-0.344上升到0.659,安全指数中级以上年份达到80%。灰色预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宁夏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潜力呈稳步上升趋势,有望由2015年的0.523提高到2020年的1.204,安全指数均为高级。虽然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安全水平实现了等级跨越,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Abstract]: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DPSIR model,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safety in Ningxia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n Ningxia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riving force index and the state index were rising steadily during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 Ningxia from 2004 to 2014. It increased from -1.172 and -1.067 on 2004 to 1.754 and 1.540 on 2014, respectively. The general downward trend of the pressure index is obvious, but the pressure index is a negative index,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essure on the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Ningxia's environmental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sensitive, and the impact index has no obvious regularity. Except for the anomaly in 2013, the index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afety in Ningxia region from 2004 to 2014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2004-2008. The safety index changed from -0.434 to 0.091. Although in 3 years of 5 years, the safety index was in a low level, but the whole index was on the rise. In 2008-2010, the situation declined from 0.091 to -0.344, and th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n 2010-2014, it rose from -0.344 to 0.659, and the safety index reached 80 in years above the intermediate level. The grey forecast shows that. From 2015 to 2020, the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afety in Ningxia is increasing steadily, which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from 0.523 on 2015 to 1.204 on 2020. Although the safety level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in Ningxia has achieved a grade leap,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there is still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9021,51569022)
【分类号】:F224;F323.2
【正文快照】: 农业水土资源,即农业生产所利用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和敏感性因子,不仅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本自然资源,而且还是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支撑和保障[1]。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挤占农业水土资源的态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已经明显不足的水土资源还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仲伯,李万;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2 吴丁丁;江西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3 王秋梅;付强;孙楠;王立坤;;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于宝珠;付强;赵静;姚巍;纪毅;;区域水土资源复合系统风险分析研究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5 侯薇;刘小学;魏晓妹;;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1期
6 蒋寒荣,韩清;阿尔泰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地理;1980年02期
7 ;支鲁沟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四川水利;1995年04期
8 王万茂,李玉英,,朱德明;太湖水土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年06期
9 张文渊;水利工程管理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1999年02期
10 任烨,梁文辉;构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三结构模式——以陇东(平凉)黄土高原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付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杨娜;付强;贺延国;;蚁群算法在水土资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肖瑜;解建仓;朱记伟;;陕西农村居民点水土资源整治模式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4 姜宁;;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水土资源匹配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高凡;曹明明;;关中地区“一线两带”建设中水土资源可持续承载综合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罗茂盛;;抓好水土资源综合治理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青龙;李明俊;李耀庭;张益民;谢立新;;以镇江为实例对水土资源联动经营模式的探讨[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福义;范保宁;;水土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信吉虹 席晶;中外专家研讨小流域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奥吉;澳大利亚:土地保育运动蓬勃开展[N];中国水利报;2002年
3 记者 杨毅宁 通讯员 皮涛 任春霞;重庆 水保生态建设规划被纳入市发展计划[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力 刘佳;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成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粮食安全风险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艳;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吕添贵;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卢亚静;高寒地区水土资源相互作用机制与联合调控[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
5 耿庆玲;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及其匹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6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孙涛;西北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段金龙;水土资源分布的多样性格局、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燕;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7年
2 张翔;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庄妍;延安市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田雅雯;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志新;西辽河平原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陈红梅;黑龙江省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7 杨齐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分析的智能建模方法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孙靖陶;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价值转换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洁云;新疆水土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评价及耦合分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陶国通;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潜力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21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2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