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18 00:12

  本文关键词: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综合评价 出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主体功能区 绩效 动态评价 二次加权法


【摘要】: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对引导政府按照正确政绩观要求推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笔者以生态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为切入点,从资源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五个方面构建了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2010—2014年四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进行了动态评价,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彼此间差距明显。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缩小生态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差距,推进其均衡协调发展。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the ecological main function area will guide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rrect view of political achievemen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has important value. The author take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main function area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rom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ecological main function area is constructed in five aspec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mprovement, and the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based on the second weighting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eco-functional areas in 2010-2014 was evaluated dynamically. The change of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ecological main function areas is not balanc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adopt relevant supporting polici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narrow the gap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and promote their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ZDA013) 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组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6LY49)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5D29) 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动态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CKY1717ZDB)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能力、区位特征、经济结构特征、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四种类型主体功能区[1]。由于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不同,其开发政策也是差异化实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绩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主体功能区管治思路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9期

2 孙久文;彭薇;;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3 李芳源;;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广西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J];市场论坛;2008年01期

4 汤;张孝德;;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管理模式的思考[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01期

5 赵昌伟;钟思远;;主体功能区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2期

6 刘子华;;宏观调控法对主体功能区调控初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徐明;杜黎明;;协同推进四川灾后重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发展路径[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8 杜黎明;;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9 张建新;霍小平;;城市功能调整与均衡区域构建——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的视角[J];城市问题;2010年05期

10 王鑫;;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探析[J];经济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琢;马才学;;浅析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兴鹏;张子龙;;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小西北(甘青宁)发展问题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韩增林;狄乾斌;王利;;陆海统筹下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张智新;张国山;蔡秀云;;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罗成书;沈锋;;基于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县域空间分类政策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6 孔祥斌;赵晶;;北京市落实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智新;张国山;蔡秀云;;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8 徐长春;;打造主体功能区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9 柯敏;;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省域城市协作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10 冯之浚;杨开忠;周荣;;主体功能区分类与区域经济发展[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后凯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体功能区并非能“包治百病”[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 陈雷;探索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全力打造我市四大主体功能区[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4 广西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教授 周英虎;发挥南宁主体功能区作用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1年

5 宋时飞;主体功能区谁来唱主角[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唐山市政府副秘书长 凤凰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总指挥 黄敬东;合理构建城市化格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N];河北日报;2012年

7 刘玉海;开发建设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不矛盾[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玉海 实习记者 刘罕;“贵州开发建设与主体功能区战略不矛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李军 整理;你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吗?[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记者 王国锋;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N];浙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黎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徐沈;中国主体功能区农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郭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何光汉;区域空间管治下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传明;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于思;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静;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8 王晓玲;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财政转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鹏;生态型限制开发区地域功能类型划分方法[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雪;主体功能区视角下重庆区县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若愚;重庆市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协调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4 王云;安徽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姜波;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6 江薇薇;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平衡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7 张朝阳;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北京市辖区生态文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吴成建;主体功能区功能细分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9 金琴;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张桃红;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38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38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