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评价——来自26城市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
本文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面板数据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准确评价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状态,通过建立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26个城市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截面差异明显;资源子系统综合指数增长幅度最大,环境子系统次之,再次是产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综合指数增长幅度最小,各子系统指数变化轨迹、升降幅度和截面特征不一致,使得26个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发展平稳型、持续波动型和跳跃型3种波动类型;长三角城市群的耦合度和城市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不同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各异,城市间内部协调性不高,人口与其他子系统的矛盾突出,虽然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在逐年升高,但人口与其他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偏低,当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依然突出。据此认为应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ccurately, the panel data of 26 cities from 2002 to 2015 were selected by establishing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calculated by entropy method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city in the group is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resource subsystem is the largest, the environmental subsystem is the second, the third is the industrial subsystem, the population subsystem has the smallest growth range, and each subsystem has the index change track. The fluctuation range and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consistent, which makes 26 citi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show three kinds of fluctuation types: stable development, continuous fluctuation and jumping. The coupling degre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among citie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types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years, and the internal coordination among cities is not hig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other subsystems is prominent. Although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subsystem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and other subsystems is on the low side,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still prominent. Therefore,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indust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realize the new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goal of people-oriented.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BGA130040)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城市群是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鸣;;着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J];江南论坛;2006年02期
2 江南;;长三角城市群:在竞争中实现“雁阵齐飞”[J];江南论坛;2006年04期
3 何骏;;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J];上海企业;2007年08期
4 何骏;;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程必定;;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向[J];科学发展;2010年02期
6 程必定;;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向[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2期
7 程必定;;上海世博会后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提升[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8 王卫东;;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12期
9 孙友银;孙婷婷;徐凤武;;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3年22期
10 季建业;对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环境经济;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海燕;袁新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杨秀;于静;勇应辉;;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4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5 施祖麟;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寿松 张炜 姚玉洁;长三角城市群实现“雁阵齐飞”[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记者 郑蔚;长三角城市群同绘宏图齐跨越[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郑蔚 吴越;长三角城市群 竞争力持续增强[N];文汇报;2006年
4 记者 熊珠琴;长三角城市群拓展合作领域[N];泰州日报;2011年
5 刘一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机遇[N];常州日报;2014年
6 记者 肖玮;长三角城市群将建环境奖惩机制[N];北京商报;2013年
7 王一鸣;着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N];文汇报;2006年
8 徐康宁 赵波 王绮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前景[N];无锡日报;2011年
9 张良 李荣;长三角城市群:借“溢出效应”推动转型升级[N];国际商报;2014年
10 记者 郑蔚 吴越;长三角城市群总体水平不断接近[N];文汇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伟;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规模分布的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仕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景气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蔡海峰;城市群功能专业化分工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芦雅红;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效率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明月;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及经济效应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6 余美蓉;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7 张博茹;长三角城市群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郑瑛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余初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竞合关系与南京的战略选择[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8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8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