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视角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结构视角 人口绩效 山东省 出处:《人文地理》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回顾中国最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土地资源的供给性短缺和需求剧增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和专家的共识。以山东省为例,基于区域结构、用地结构、城市规模结构的视角,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2000—2013年期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看,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总体快于人口城镇化,并且鲁西北、鲁西南和半岛中部地区的城市用地人口绩效高于中部和胶东半岛东部地区。(2)从用地结构看,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绿地扩张所承载的人口绩效较低,仓储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偏高;(3)从城市规模结构看,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绩效最高,20—50万规模城市最低,50万以上规模城市居中,且呈逐渐降低的态势。
[Abstract]:Looking back o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sharp increase of dem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 Land urbanization faster tha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xperts. Taking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land use structure, urban scale structure perspective, the use of the model of isokinetic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pulation performan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from 2000 to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ization of land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faster tha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general and nor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structure. The urban land use performance in southwest Shandong and central peninsula is higher than that in central Shandong and eastern Jiaodong Peninsula. From the view of land structur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construction land, residential land. The population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land and green land expansion is low, and the population performance of storage land expansion is higher. From the view of urban scale structure, the population performan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with population scale below 200,000 is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is 20-500 thousand cities, and the middle of 500,000 or more scale cities. And show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gradually.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0)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C15041)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华东;;京沪城市用地扩张的比较研究——规模、结构与绩效[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2 毛丹妮;杨钢桥;;小城镇用地扩张的影响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1期
3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年05期
4 王丽萍;周寅康;薛俊菲;;江苏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06期
5 林目轩;陈秧分;师迎春;蒋俊毅;王良健;;大城市内部建设用地扩张差异及其原因——以长沙市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6 刘红萍;;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理性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7 李陈;程久苗;罗遥;;小城镇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及预测[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12期
8 杨钢桥;;小城镇用地扩张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9期
9 方振华;覃豪杰;范昆飞;吴爱群;;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子的选取及分析[J];广东土地科学;2012年01期
10 赵可;张安录;;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14市市辖区数据[J];资源科学;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奇胜;;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林奇胜;;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蒋金亮;刘云刚;张伟杰;林锦耀;;1990年代以来广州城镇用地扩张动态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高金龙;陈江龙;;南京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梅昀;邓胜华;;基于通径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红萍;林奇胜;张安录;;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进展[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刘红萍;林奇胜;张安录;;国外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研究进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汪如民;陈银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用地扩张的控制——以柳州市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9 仲震维;;“经营城市”与城市建设[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王纬;;河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评论员;抑制用地扩张的重要手段[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王乃水;防止房地产用地扩张反弹[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韩先聪;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城市建设[N];安庆日报;2007年
4 记者 沈朝晖邋通讯员 王寅国;市委向老干部通报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N];宁波日报;2007年
5 卫冰邋赵向南;周然就和谐城市建设在吕梁调研[N];山西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欧春涛;确保全市中心城市建设新年新形象[N];永州日报;2008年
7 杨西民 靳宇琪;2009 大城市建设如何突破[N];宝鸡日报;2009年
8 峨宣;县领导专题调研城市建设[N];玉溪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丽强;尽快建立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欣闻;我市荣获中国城市建设两项大奖[N];营口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红萍;城市用地扩张规律与控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石煜;建设用地扩张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耦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丽芳;城市建设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王皓波;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债券融资及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5 王宗荣;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绪斌;基于kuznets曲线的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力豪;中国土地市场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王健;中国式分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孙玮;鲁西欠发达地区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D];聊城大学;2016年
5 聂笃聪;长沙市主城区居住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宇琼;地方政府党政主要领导更替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年
7 胡静;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扩张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晓琴;基于空间动力学的城市用地扩张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雷菁;江西省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燕;郑州市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及其极限规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3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9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