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城镇化与“去中心化”趋势
本文关键词: 墨西哥 城镇体系 去中心化 城市化进程 出处:《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墨西哥的城镇体系分级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在其独特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在动荡的20世纪,墨西哥呈现出从单一城市中心占主导的城市体系发展为多中心次城市体系的格局。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集聚—疏散—多中心格局的演变,再次聚集的过程中,形成"周边功能区"式的圈层结构。该空间结构发展战略和卫星城的建设,疏散了墨西哥城和其他城市的都市区功能,同时加强了城郊间的联动功能。周边地区以其距离上的优势和影响力、充足的就业岗位、平等的发展机会及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承担起支持中心城发展、都市副功能区的重任。而这种演变有利于提高工业、技术、信息、人才的流通及传播。以大都市区墨西哥城为例,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相适应的"去中心化"发展模式,通过行政资源、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衡分布以及人口迁移的地域性变化,削弱了主要大城市的"资源中心"地位,促进了地区平衡,带动了地区之间福祉差距的缩小。墨西哥政府在城市治理及空间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不均衡问题的负面影响,其中的原因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
[Abstract]:Mexico's urban system, distinct from that of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as shaped in its unique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Mexico has developed from a single-center-dominated urban system to a multi-center-sub-urban system.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the evolution of agglomeration, evacuation and multi-center pattern, and in the process of re-aggregation, Forming a "peripheral functional zone" type of ring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tellite city have evacuated the metropolitan functions of Mexico City and other c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strengthened the function of linkage between the suburbs. The surrounding areas, with their advantages and influence in terms of distance, sufficient jobs,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nd an equalized public service system, undertak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city. This evolu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ircu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dustry,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talent. Take Mexico City, the metropolitan area, as an example, to form a "decentr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adap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Through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social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he regional changes in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status of "resource centers" in major cities has been weakened and regional balance has been promoted. The measures taken by the Mexican government in urban governance and space policy to some extent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social imbalance, and the reasons are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教研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中国道路研究”(14BJL061)
【分类号】:F299.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鸣丰;简论乐山周边城镇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上海打造“1966”四级城镇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07期
3 王海乾;高文杰;;基于市场经济的非整合城镇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S1期
4 周强;;临沂市构建和谐城镇体系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李靖;;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兼论贵州城镇体系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2期
6 张圣;李宏伟;;关于城镇体系研究的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7 ;西安布局“一城多心”四级城镇体系[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6期
8 曹晓红;论城镇体系的复杂转换[J];城市问题;1989年04期
9 单文豪;上海市小城镇体系建设合理化问题研究[J];上海统计;1997年04期
10 高文杰;;经济区划与整合城镇体系[J];新经济;2013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录仓;;青海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动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海乾;高文杰;;基于市场经济的非整合城镇体系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陈志强;;甘肃省河西走廊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安树伟;母爱英;;近年来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特点与结构优化[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5 姚圣;;沿海省份欠发达城镇体系化路径——以南平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蒋秋丽;王发曾;;城镇体系网络化: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新途径[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宋栋;;论初发型城镇体系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8 郭焕成;周聿贞;;北京市城镇体系与城镇用地研究[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田高平;;城镇体系与城乡一体化规划——韶山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初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文洁;朱e,
本文编号:1494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9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