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产业后备军 出处:《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理念"。城镇化的"新发展"也应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创新,但要素、体制、各类利益主体的生产关系构成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模型化了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后备军和土地后备军分别主导的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并着重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性质变更带来的生产关系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土地后备军对产业后备军替代的可持续性。文章指出,需要把这些发展的力量和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成本代价更低、发展模式更多元、利益关切更倾向广大劳动人民的城镇化道路,让城镇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永动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
[Abstract]: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s report puts forward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ith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s the main lin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should also start with innovation from this angle, but elements and systems,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of all kinds of interest subjects constitute the difficulty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urba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al economy, this paper models the cities dominated by the industrial reserve army and the land reserve army respective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course of town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brought by the change of the property right of rural land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substitution of industrial reserve army by the land reserve arm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need to combine these forces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a's urbanization under the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so as to find a path of urbanization with lower cost, a mor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l, and more interest concerns towards the vast number of working people. Let cities and towns truly become the "perpetual motiv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people-centered"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理论、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CJY023) 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四川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四川特色的区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委2015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编号:[2015]3036号)的资助
【分类号】: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本超;大力普及城市化科学知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为《中国城镇化知识十五讲》题序[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2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重庆行政;2002年03期
3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资料通讯;2002年03期
4 金诚;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5 陈静,孟庆艳;中国城镇化之路该如何走[J];小城镇建设;2005年06期
6 汪光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7期
7 孔凡文;苏永玲;;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55期
8 孔凡文;;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71期
9 张雯;;通过产业优化解决就业推动中国城镇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杜爱萍;;中国城镇化回顾与战略选择[J];行政论坛;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泉;;中国城镇化的过程、现状与前景[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深化研究[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3 谢扬;;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4 刘芸;樊晟;;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制度革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庆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前态势与“十二五”政策展望[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6 温来成;;政府公共服务与中国城镇化进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曹广忠;刘涛;;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地区贡献的内陆化演变与解释——基于1982-2008年省区数据的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徐高;;理解中国城镇化的人口视角[A];2012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2期)[C];2013年
9 张雷;唐志鹏;黄园淅;李江苏;;中国城镇化的节能减排路径选择[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王国平;;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的五个问题[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员 郭占恒;中国城镇化面临三大结构性调整[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2 陈进玉;中国城镇化不能搞一刀切[N];东方城乡报;2013年
3 上海财经观察人士 陈宁远;中国城镇化的愿景:向世界呈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N];东方早报;2012年
4 朱淀 段进军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中国城镇化的空间转型:由蔓延到紧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潘家华;中国城镇化不走发达国家老路[N];中国人口报;2013年
6 记者 李芊;今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N];北京商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肖连兵 牛梦笛;“中国城镇化发展坚定我们的信心”[N];光明日报;2013年
8 相伟;中国城镇化的五大阶段性难点[N];建筑时报;2013年
9 记者 彭华;中国城镇化质量排名雅安居272位[N];雅安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莹;中国城镇化规划要有数据支撑[N];中国企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许才山;中国城镇化的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格芳;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储德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李成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邹向阳;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楚凝;“以人为本”思想与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谭刚;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文价值缺失及其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曾婷;低能耗的中国城镇化路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王淼;浅析中国城镇化相关制度的变迁和改革展望[D];西华大学;2015年
5 吕金海;中国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6 刘妍;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原因与出路[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曹莉;中国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陈亮亮;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聂鸿天;中国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10 张明慧;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序贯增长机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6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56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