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城市就业—居住的非完全结构匹配模型
本文选题:多中心城市 切入点:就业—居住 出处:《地理研究》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多中心城市被认为是缓解大都市地区职住通勤问题的一种空间模式。但在规划实践中,往往片面强调"田园城市"的分散理念,自足性的职住议题也仅关注就业、居住的总量平衡,忽视了规模集聚的正向外部性、职住空间匹配的结构性问题。基于就业门类的结构性问题,对多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交通组织进行理论梳理,辨析多中心职住空间的组合模式。研究发现,职住完全匹配的多中心(组团)模式存在明显的理论冲突,无法付诸规划实践,进而提出了非完全结构匹配的多中心职住假说模型:在就业多中心均衡性的前提下,保障通勤距离受限群体的职住邻近性、满足本地居民的就业设施的类型完善,通过就业中心的专门化集聚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多中心优势。并以广州为例,运用假说模型进行了多中心职住匹配的实证探索。
[Abstract]:Multi-center cit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spatial model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occupational and residential commuting in metropolitan areas. However, in planning practice, the decentralized concept of "rural cities" is often emphasized, and self-sufficient job and housing issues focus only on employment. The balance of the total amount of residence ignores the positive externality of scale agglomer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problem of job space matching.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category,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of multi-center c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theoretical conflicts in the multi-center (group) mode which is perfectly matched between the occupation and residence, which can not be put into practic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model of multi-center occupation and housing with incomplete structure match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employment multi-center equilibrium, it can guarantee the proximity of the commute distance limited group and satisfy the perfection of the employment facilities of local residents. Through the specialized agglomeration of the employment center, the multi-center advantage of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 is realized. Taking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e hypothesis model is used to carry on 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multi-center occupation and residence matching.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8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4040304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260)
【分类号】:F249.27;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颐;中心城市与服务产业[J];社会科学;1983年12期
2 林涛;90年代以来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J];城市问题;2000年05期
3 徐群;中心城市在西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黄关春;;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J];学习与实践;2003年09期
5 蒋团标,曾鹏;增强广西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研究[J];学术论坛;2005年11期
6 张红梅;;郑州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差距及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孙蕊;;对大理市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彭华荣;;区域性中心城市涪陵发展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一苗;;打造涪陵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36个中心城市低保标准一览表[J];就业与保障;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继琴;;宁波中心城市及其开发区的职能定位与互补[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戴园晨;杨明远;赵德久;;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心城市[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3 左文芳;陈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以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徐州为例的分析[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耿乃国;由雷;;基于产业特征视角的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5 李正军;;沈阳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分析及对策[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丘雪薇;;发挥广西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带动作用略见[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范钟铭;罗彦;何波;;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下的广州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兴中;;中心城市经—贸机制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9 黄木桂;韩恩荣;杨军;;中心城市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柳研忠;;大图们江发展要强化长春的中心城市作用[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小波;中心城市经济总量要占全市“半壁江山”[N];台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可杰;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献智出力[N];孝感日报;2010年
3 记者 林阿玲;我市出台多项政策助推中心城市片区改造[N];闽西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郑金富;完善城市功能 做美中心城市[N];闽北日报;2013年
5 龙仲平;共筑“中心城市梦”[N];襄阳日报;2013年
6 首席记者 李菲;加快三片融合中心崛起步伐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N];绍兴日报;2013年
7 襄阳 工学博士后 张华;中心城市智慧气质浅析[N];襄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李晓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造最安全环境[N];长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宁波;打造城乡一体宜居宜业副中心城市[N];孝感日报;2014年
10 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 涂勇;论区域性中心城市政府职能的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勇;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海江;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D];河南大学;2014年
3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南阳构建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车欣怡;区域性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闯;荆楚地区中心城市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迎春;基于ESDA-GIS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5 沈钰梅;基于中心城市视角的杭州都市圈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林奇涵;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由雷;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特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9 廖爱民;新中国建立初期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世兰;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1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57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