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研究——基于混合扫描模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15 05:06

  本文选题:低碳城市 切入点:政策决策 出处:《生态经济》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四个城市重点领域的具体落实。
[Abstract]: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olicy issue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many aspects, which is a complex issue of policy making. Based on this policy model, we can construct a policy framework to promote urban low-carbon development from three dimensions: policy level, policy mechanism and policy fiel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measur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cooperation at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level, and discusses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ty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icy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fiel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carbon policy tools in the four key areas of industry,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智库;
【基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中国低碳城镇化问题研究”(2013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项目“新时期城市与区域治理若干问题研究”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欣;;“智慧能网”是低碳城市的实践基础[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19期

2 赵天石;刘世丽;;大庆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陈洁行;沈悦林;龚勤;卢亚萍;;杭州的低碳城市交通实践与发展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4 南斌峰;杨若愚;郑智;;中国打造低碳城市 发展新概念被广为接受[J];泸州科技;2009年04期

5 豆瑞星;;低碳城市:好名片还需真功夫[J];市场观察;2010年08期

6 陈萍;;2010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将于9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J];中国品牌;2010年08期

7 宋冰;;低碳城市大跃进 路在何方[J];资源再生;2010年09期

8 易冬炬;李明生;;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21期

9 邓树亮;;低碳城市治理及金融支持[J];现代金融;2010年10期

10 袁艺;王双进;;低碳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鹏;;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为主线实现“两化”转型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于亚滨;刘伟;;寒地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赵建军;郝栋;;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探索[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李金兵;;低碳城市系统模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叶亚平;宋博文;;低碳城市理论研究进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陈果;;传播媒介视角下低碳城市发展探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谢永琴;王芳;;北京发展低碳城市的森林模式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许凌霄;;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政府对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张婉璐;曾云敏;;东京的低碳城市发展:经验与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和红星;;低碳城市建设在西安的探索与实践[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殷耀 赵仁伟 齐海山;低碳城市建设需防“大跃进”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通讯员 杭组文 吕媛;行动起来,走在低碳城市建设最前列[N];杭州日报;2010年

3 胡琪;建设低碳城市不应成为空话[N];中国建设报;2010年

4 杨婧;江阴将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N];江阴日报;2010年

5 记者 卞宁;研究低碳城市建设工作[N];保定日报;2010年

6 记者 谢辉;中瑞合作低碳城市项目考察组来保考察[N];保定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天然;赵忠国委员:把大连尽早建成低碳城市[N];大连日报;2011年

8 记者 董馨;我市入选中国十大低碳城市[N];长春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梦妤;能源总线:低碳城市的能源“管家”[N];中华建筑报;2012年

10 记者 崔骏;明年全面启动低碳城市建设[N];镇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栋q,

本文编号:1614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14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