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前景理论的串标、围标共谋与防共谋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12:05

  本文选题:招投标 切入点:串标、围标 出处:《系统工程》2017年01期


【摘要】:为抑制近年来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招投标串标、围标现象,运用前景理论建立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假设下串标、围标前景模型,求解串标、围标共谋与防共谋解析解,研究结果揭示了串标、围标共谋与防共谋的影响因素,认为可以通过加大经济惩罚强度和名誉惩罚强度、降低共谋收益和监管成本、增强威慑性、提高监管效率等措施来减少共谋者参与共谋的可能性,增加业主实施监管的可能性,实现有效遏制招投标串标、围标的目的。
[Abstract]:In order to restrain the phenomenon of bidding string and bid envelop which are widely existed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in recent years, using the foreground theory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string bid and the surrounding marker foreground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finite rationality, and to solv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string bidding, the collusion and the anti-collusion of the bidd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llusion, the circumscription and the anti-collusion. It is believed that b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economic punishment and reputation punishment, the profit of collusion and the cost of supervis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deterrence can be enhanc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upervis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collusio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llusion, to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supervision by the owners,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ffectively curbing the bidding string and the surrounding bid.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01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CGL051)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YBGL112) 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分类号】:F2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围标,犹如一场闹剧[J];施工企业管理;2008年02期

2 邵永林;;工程招投标中的围标现象的出现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09年06期

3 胡叶青;王幼松;伍洋;;关于建筑工程中围标发起者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年06期

4 罗家雄;福建省六大举措 整治围标串标[J];石油工程建设;2005年04期

5 龙鳘;;工程招投标中“围标”现象分析[J];四川建筑;2006年05期

6 左宜斌;陈和平;龙文武;;浅谈围标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6年11期

7 蔡敏伟;;关于围标现象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17期

8 孟新田;;围标的来龙去脉[J];施工企业管理;2008年02期

9 罗石钧;龚仁燕;;围标的动因及防范[J];施工企业管理;2008年02期

10 钟庆平;;监理在反围标中的作用分析[J];建设监理;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亮;高静林;高洋;;围标串标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王怀军;;对围标、串标现象的剖析和遏制对策探讨[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于海霞;;遏制围标、串标现象的对策研究[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李园园;;对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张磊;;对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6 刘滨;;对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7 姜学怡;李新翠;郝永强;;对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黄安虹;;对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袁有锋;;反围标串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让阳光照耀建筑市场——贯彻《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金润杯”征文大赛优秀论文集[C];2012年

10 朱超彬;;有效治理围标、串标问题的探讨[A];实践与思考:七省市第十二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尹健;防止围标串标、资质挂靠、投诉搅局[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2 本版编辑邋陈相明 虞海霞 李秀瑜 符小艳 吴长松 周 清;深圳严打“围标串标”[N];深圳商报;2008年

3 游春亮邋本报实习生 陈晓君;深圳掀起围剿“围标串标”风暴[N];法制日报;2008年

4 记者 邱钊;围标串标列入不良记录[N];长沙晚报;2010年

5 重庆市招标投标协会秘书处;认定围标串标要有具体标准[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龚兴岭;整治围标串标的七点对策[N];检察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宁;围标:亦成旅游规划招标潜规则?[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8 宋睿;审计查处围标串标需关注的六个方面[N];中国审计报;2013年

9 赵菊先;治理“围标串标”痼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10 冀阳 韩轩;“杀手锏”治围标串标[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睿;公共设施项目招投标围标串标现象分析及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祖鹏然;L招标代理公司围标串标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长才;公路建设项目围标串标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3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53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3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