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我国非农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动态测度及区域差异

发布时间:2018-03-31 05:22

  本文选题:单位劳动力成本 切入点:劳动生产率 出处:《商业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下滑态势,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在降低单位劳动力成本。本文利用全国及部分主要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测度我国非农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变化,并选取中部和东部7个代表性省份(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全国非农部门工资提升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加速度,单位劳动力成本步入上升时期。这主要由东部地区这一情况比较突出,且其经济体量占比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结果。中部非农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基础较高,但增长相对缓慢,且中部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超过工资增长水平,致使中部单位劳动力成本相对下降、竞争力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且与东部呈不断缩小趋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创新驱动是缓解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的有效途径,东部地区在这方面有基础优势,而中部地区在这方面更有潜力。
[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y entering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growth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show a downward trend, whil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improve TFP is to reduce the unit labor cost.This paper measures the unit labor cost and its change of non-agricultural sector in China by using the data of China and some major regions from 1995 to 2014, and selects seven representative provinces (citi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ge increase rate in the national non-agricultural sector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unit labor cost is rising.This is mainly due to this situ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its economic volume is relatively large, thus affecting the result to a certain extent.The unit labor cost of the central non-agricultural sector is relatively high, but the growth is relatively slow, and the rising rat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exceeds the level of wage growth, resulting in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the unit labor cost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quality.And with the eastern trend is constantly shrinking.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realize innovation driv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rising pressure of unit labor cost. The eastern region has basic advantages in this respect, while the central region has more potential in this respect.
【作者单位】: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四倍;;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在丧失[J];创业者;2006年04期

2 李艳;郭林;;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7年13期

3 赵成武;;重视人力资源 推动境外投资——大连市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成本调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8期

4 辛永兵;李景勃;;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马成坤;;刍议劳动力成本发展趋势[J];吉林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6 江宗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9期

7 薛军伟;冯四毛;;劳动力成本优势会是中国长期的比较优势吗?[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1期

8 聂彩仁;;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的发展道路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9 吴燕;;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趋势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0年10期

10 秋正;;浅析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原因及应对[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伟;劳动力成本压力略微缓解明年工资增长趋缓[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2 朱海威 王存福;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困局[N];首都建设报;2013年

3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孙琦峰 李孟刚;劳动力成本上涨:大势所趋但对通胀影响有限[N];光明日报;2013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物价的影响”课题组负责人 金三林;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N];东方早报;2013年

5 杨欣波;对劳动力成本优势说“不”[N];江苏经济报;2007年

6 ;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什么?[N];青岛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耿建萍;换一种思路看劳动力成本提高[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8 郭洪海;不宜过分夸大劳动力成本上涨对经济影响[N];中国信息报;2010年

9 中银香港分析师 王亚林;劳动力成本提高会导致企业外迁吗?[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志灵;警惕压低劳动力成本的“竞次”惯性[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根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刁艳波;中国建筑业劳动力成本增长问题及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鹏;劳动力成本对南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王伟;广东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董冰冰;机器人替代劳动力的均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天明;劳动力成本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叶卓英;劳动力成本对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6 张盛丹;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7 许二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岳峰;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劳务输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陈亮;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10 张佩;劳动力成本上涨与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8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