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1 20:00

  本文选题:区域产品质量 切入点:监管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产品质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提升产品质量不仅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动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政府将产品质量监管作为落实产品质量相关制度,督促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监管人力、监管经费的限制,同时随着监管任务和监管对象的不断增多,产品质量监管的难度也逐步加大。特别是近些年来区域性产品质量事故屡禁不止,呈现出波及地区广、涉及产品多的严峻趋势。因此,明确监管的关键区域、重点产品,研究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特性,对减少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产品质量监管研究,虽然能够为政府制定监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但是将区域与产品质量监管相结合,反映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特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对策,首先要清晰划分出监管的重点区域、地区和产品;其次是分析影响区域产品质量监管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测量、控制和改进;再次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消费者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区域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因此,围绕上述所提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全面梳理了国内外产品质量监管的制度背景,划分出产品质量监管区域。从监管机构、监管法律和监管制度等方面,总结了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管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产品质量监管的异同,提出研究区域产品质量监管的必然性。然后从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特性切入,在行政区域、行业区域和产品区域划分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产品的二分网络。运用Newman快速算法划分出地区—产品二分网络的拓扑结构,确定了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范围,并界定了区域产品质量和区域产品质量监管的概念。区域划分明确了监管的重点地区、关键产品,按照区域聚集程度、产品种类分布情况,可以合理分配监管资金、人员和设备,为制定区域产品质量监管措施提供依据。第二,建立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模型。从区域的角度,在归纳了国内外关于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和社会舆论监督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的假设关系,结果表明对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的大小依次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舆论监督。有利于政府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加大社会媒体舆论监督方面,制定区域产品质量监管措施。第三,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博弈模型。首先建立了政府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监管成本、企业生产成本、政府对违规企业惩罚力度等参数变化对二者策略选择的影响。然后加入消费者投诉成本、投诉赔偿等因素,建立了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研究影响政府监管、企业生产合格产品、消费者投诉行为策略的因素,并运用matlab算例分析了三者行动概率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概率越大,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越大。消费者投诉概率增大时,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变大,所以政府监管的概率变小。第四,建立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简称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博弈模型。构建了政府与第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二者在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通过变化政府监管收益和对第三方惩罚参数,仿真研究了五种演化稳定策略。接着将生产企业纳入到博弈模型中,构建政府、企业和第三方的寻租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监管成本、企业寻租成本和第三方寻租收益等因素对寻租行为的影响,提出政府激励第三方履行职责及避免企业与其发生权力寻租的措施。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和博弈分析结果,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实现政府主导,企业生产合格产品和发挥消费者、第三方监督作用的区域产品质量监管措施,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上述研究工作是对产品质量监管中区域特征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归纳而言,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将二分网络应用到产品质量监管中,用新方法实现了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划分。本文分析了产品质量监管的区域特征,建立了地区—产品的二分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划分出产品质量监管网络的拓扑结构,界定出区域范围,实现了对区域划定的过程。不局限于地理、行政和行业区域,地区和产品的集合较好的反映了产品质量的区域特征,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监管的针对性。(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建立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模型,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和社会舆论监督三个方面,研究各因素对区域产品质量监管的影响程度。该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不仅为政府制定监管措施提供决策支持,也为生产企业改进产品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确定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和权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在已有的政府和企业两者博弈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这一参与主体,构建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间博弈模型,探究消费者投诉成本、购买不合格产品的损失和赔偿等因素,对企业产品生产和政府监管的影响。给出发挥消费者监督作用和提高其产品质量监督积极性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概率,有效降低政府监管概率。建立三者共同参与的监管博弈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宽了博弈方法在区域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4)将第三方引入到区域产品质量监管主体中。现有文献主要偏重于总结推动第三方发展的益处,包括能够分担政府监管的任务,缓解监管人员不足的压力等。但是涉及到政府对第三方监管的问题,则少有学者探讨。尤其是鲜有文献探究影响政府与第三方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使二者向既定目标方向演化。通过构建政府、第三方、企业参与的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博弈模型,不仅充实和丰富了政府监管理论,也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产品质量监管主体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支春明;;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7年09期

2 何春海;;略论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机制[J];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石秀芳;;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分析与展望[J];电子质量;2010年08期

4 廖琴;;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完善与发展之路[J];现代商业;2011年12期

5 刘凌志;;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郝霞;;多元舆论监督下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年09期

7 黄培东;;突破传统 优化方法——论新形势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的创新与改进[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12期

8 华振国,陈素华;浅谈产品质量监管职能分工的瑕疵及建议[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09期

9 马江生;;应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理论的研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01期

10 李汉凤;;标准与产品质量监管[J];生产力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煜泰;江国林;赵晓团;杨应海;王增华;程海燕;;浅谈大理州动物投入品及其产品质量监管[A];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我国启动实施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制度[A];防腐与绝热2012第04期(总第22期)[C];2012年

3 ;国务院: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A];全国第十五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武平;凉州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成效显[N];武威日报;2008年

2 胡芹芹;水产品质量监管剑指产地[N];中国渔业报;2012年

3 ;打好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这场硬仗[N];中国质量报;2007年

4 吴玉山;全面加强产品质量监管[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李武华;弥渡县强化蔬菜产品质量监管[N];大理日报(汉);2007年

6 记者 覃柳丹;全区复混肥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现场会在贵港举行[N];广西日报;2009年

7 邓韶勇;海南八项措施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N];中国渔业报;2011年

8 孙霞云;积极探索网上产品质量监管新模式[N];中国质量报;2013年

9 子娟 实习记者 谭梅;农产品质量监管,,让百姓吃得更安心[N];青海日报;2013年

10 焦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加大重点整治力度[N];中国质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长玉;区域产品质量监管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志国;我国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家旭;产品质量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娜;中国产品质量监管分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李启夏;清远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肖小林;地方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管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李轶炜;酒泉市产品质量监管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刘明扬;农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府际协调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7 许洪波;浅析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志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香品;中美产品质量监管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沈珏;昆明市重点产品质量监管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7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97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