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金融集聚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4期
【摘要】:城镇化、金融集聚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各地区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差异显著,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呈正向相关关系,协同度越高,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分地区看,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协同增长效应好于中游,中游又优于上游。该研究不仅为城镇化、金融集聚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定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are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circl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ynergy degree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significant, with the highest in the lower reaches, the second in the middle stream and the lowest in the upper reaches; As a whole, the synergy degree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s economic growth effec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synergy is,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is.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s obvious. The synergetic growth effec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reaches and the middle reaches are better than the upper reach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o formulate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
【基金】: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JJ162024)
【分类号】:F127;F299.27;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标;宋长旭;吴贾;;创新驱动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16年01期
2 徐晓光;许文;郑尊信;;金融集聚对经济转型的溢出效应分析:以深圳为例[J];经济学动态;2015年11期
3 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4 杨慧;倪鹏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研究——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5 王振坡;游斌;王丽艳;;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与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6 连平;;连平: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新引擎[J];中国房地产业;2013年07期
7 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8 李林;丁艺;刘志华;;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9 邵帅;杨莉莉;;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09期
10 李钊;王舒健;;金融聚集理论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海燕;王凯风;;房价与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间的互动规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孔令池;高波;黄妍妮;;中国省区市场开放、地方政府投资与制造业结构差异[J];财经研究;2017年07期
3 余泳泽;张少辉;;城市房价、限购政策与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06期
4 丁佐霞;;中西部政府投入、市场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J];智富时代;2017年06期
5 黄秉杰;赵洁;刘小丽;;基于信息熵评价法的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探[J];统计与决策;2017年11期
6 韩民春;冯钟;;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基于房价收入比门槛效应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7年05期
7 王玉;;生态经济背景下资源依赖型地域经济发展转型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05期
8 李凯风;李政青;吴伟伟;;区域金融集聚与能源效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7年05期
9 邓洲;;房地产市场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及建议[J];西部论坛;2017年03期
10 孙康;张超;刘峻峰;;金融集聚提升了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吗?——基于IV-2SLS和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任薇;;镶嵌式自主:城中村改造中的自主与镶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期
2 陈义国;陈甬军;;中国的城市化与城乡包容性增长[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期
3 林勇;郭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何平;陈丹丹;贾喜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统计研究;2014年07期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管理世界;2014年04期
6 宋春兰;;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5期
7 潘宏胜;黄明皓;;部分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1期
8 陈方;;城乡关系:一个国外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06期
9 柳荻;;发达国家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11期
10 邓向荣;刘文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实证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徐长乐;殷为华;;推进“长江战略”实现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3 张明修;;壮大“长江经济带” 促进湖北振兴崛起[J];世纪行;2005年04期
4 杨洁;张霄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5 王茂林;;聚焦长江经济带[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6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把赤壁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J];政策;2010年02期
8 阿达;;重庆:长江的崛起之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9 戴雄武;蔡述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密集产业区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柯有美;;长江经济带的建“带”之管窥[J];理论月刊;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涛;长江经济带石化产能占全国一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伟;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小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空间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9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69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