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结构及集散趋势研究
本文选题:就业 + 空间结构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其地理范围包括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以及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然而,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衡,京津两地中心地位突出,特别是北京的“大城市病”严重,这些问题影响了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下,调整和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成为了解决该区域发展问题的突破口。其中,就业分布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就业空间结构的把握是优化区域整体空间结构的前提。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了 2000年到2012年分区县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密度数据,从就业分布的视角出发,运用空间统计方法,特别是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ESDA),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集聚——扩散趋势。首先,本文利用四分位图和核密度图分析了 2000年到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就业密度的总体空间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就业密度总体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差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以及城市内部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县的差异。就业空间特征表现为以北京为强中心的多中心结构,并形成京津、京唐秦、京保石三个就业集中分布的轴线。按照就业密度差异将京津石划分为一级就业中心,保唐沧邢邯为二级就业中心,张秦为三级就业中心,承廊衡为四级就业中心。然后,本文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证明,2000年到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的整体空间集散特征表现为集聚趋势明显且仍在进一步集聚,并且区域内部存在相对稳定的高就业密度集聚区和低就业密度集聚区,区域就业密度分布差异明显。其次,本文通过就业重心和标准离差椭圆说明,2000年到2012年京津冀城市群就业重心整体偏北且变化不大,就业分布的主要方向为“东北——西南”,就业分布核心区为北京、天津、廊坊、唐山、保定、石家庄、沧州地区,且核心区范围在缩小,就业向核心区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强。再次,本文利用区位商、行业集中率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分产业分行业的就业集聚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集中分布在城市群中的几个重要城市,2008年到2012年各产业各行业就业分布集散趋势的不尽相同。第一产业就业分布呈扩散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分布呈集中趋势。京津冀城市群在第三产业的就业上集聚程度较高,具有比较优势。唐山、天津、北京分别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上最具优势,各个城市也在不同的产业和行业的就业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最后,本文从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明确产业功能定位、促进人力资源互通互融、完善交通网络系统、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生态环保合作等几个方面对优化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布局提出建议。
[Abstract]:Tianjin city grou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city in China, its geographical scope includes China's capital Beijing, the largest port city in the north of Tianjin and Hebei in 11 cities. However, three of Tianj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 city level scale structure unreasonable, unbalance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statu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Center is outstanding, especially the Beijing "urban diseases" serious, these problems affect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Beijing Tianjin Hebei, Tianjin city group 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Beijing and Tianjin to become a breakthrough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mong them,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is the premise to grasp the overall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review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asic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the employment in 2000 to 2012 in different counties and employment density data,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using spatial statistics methods, especially the method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combined with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ployment space the structure of Tianjin city group and its agglomeration diffusion trend. Firstly, this paper use four bitmap and kernel density map to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spatial employment density and change of Tianjin city group from 2000 to 2012 in Beijing,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overall employm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is extremely uneven, showing difference for Northwest and Southea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ity and the city in the central area and surrounding counties. Features of employment space for multi center structure with Beijing as the center of the strong, and Cheng Jingjin, Tang Qin, Jing Bao Shi three axis employme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density difference will be divided into Beijing Tianjin Shijiazhuang level employment center, Paul Tang Cang Xing Han two employment center, Zhang Qin is the three level employment centers, bearing four corridor scale employment center. Then, throug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2000 to 2012,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employment is obvious concentration trend and still further agglomeration, and within the region there exists a relatively stable high employment and low density area employment density area,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industry density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Secondly, through the center of gravity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employment elliptic, from 2000 to 2012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center north and little change overall employment,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Northeast - Southwest", the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core area of Beijing, Tianjin, Gallery Fang, Tangshan, Baoding, Shijiazhuang, Cangzhou, and the core area to reduce the employment to the core area agglomeration trend further strengthened. Thirdly, this paper uses the location quotient, industry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three index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of industry branch of industry employment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everal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industry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 in 2008 to 2012, the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trend is not the same. The first industry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showed a tendency to spread, the second, third industry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was concentrated. Tianjin city group in the third industry employment on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angshan. Tianjin, Beijing,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industry, the second industry, the most advantages of the third industry employment, each city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industries the industry has a certain ratio More advantages. Finally, this paper improve the degree of market opening, clear industrial functions,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human resources integration,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city group employment space layou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4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武;中原城市群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州学刊;2004年05期
2 许叔明;刘静玉;;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召东;樊俊锋;;中外城市群发展及其对中原城市群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邢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陈文科;;武汉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发展[J];学习与实践;2002年06期
6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年01期
7 姜山清;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分析和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8 安士伟,贾学锋;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丁芸;赵文;;城市群制度创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贺海峰;沿江城市群担纲崛起的脊梁[J];决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世锋;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再现新机遇[N];济南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程小旭;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冯奎;重在提升城市群的质量[N];经济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谢良兵;地方抢建城市群[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记者 王彬;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N];济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郑代玉;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动员大会[N];东营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端鹏;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 扎实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哲 通讯员 宗禾;省发改委与淄签署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N];淄博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端鹏;积极作为 加强协作 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济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钦涛 通讯员 刘永;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N];济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月娥;同城化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厦漳泉城市群空间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甜;长株潭城市群污染空间更新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贾卓;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赵勇;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群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郭凤城;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京津冀城市群就业空间结构及集散趋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孙思远;城市群集群评价多维逻辑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宁艳丽;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史敦友;高速铁路的城市群产业发展效应[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邹敏;产业视角下滇中城市群城市分工与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春哲;淮海城市群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郝盼;京津冀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凯;呼包鄂城市群工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吴金叶;呼包鄂城市群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史主生;基于产城融合的呼包鄂工业园区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1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77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