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7 12:31

  本文选题:劳资关系冲突 + 传染性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性,是指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向非冲突企业个体劳资关系侵入扩散或蔓延的行为。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传染具有功利性。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过程既可能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式的渗透"演变",也可能是短时间的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传染有主动传染、主动被传染和被动被传染三种类型。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传染是通过传染性工具实现的。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先在当事人所在的非正式群体内传染,然后向正式群体传染。
[Abstract]:The contag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ndividual labor and capital relations of a enterprise refers to the act of invading and spreading th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conflict to th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of the non conflict enterprises. The contagious contagion of the enterpris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is utilitarian. The contagious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conflict may be a long and subtly infiltrating "evolution". It may also be a short period of "revolution" of storm and storm. The conflict contagion of enterpris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is contagious and contagious and passively being contagious three types. The conflict and contagion of enterprise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is realized through infectious tools. And then infect the official group.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90013)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
【分类号】:F24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年志远;王一棠;;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研究——兼论国有垄断企业个体劳资关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2 李媛媛;;群体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J];实事求是;2013年03期

3 年志远;袁野;;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形成过程及其政策意义——基于产权视角[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4 徐世君;;论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06期

5 年志远;;企业委托代理劳资关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易晓芳;章发旺;;有效管理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7 杨正喜;唐鸣;;转型时期劳资冲突的政府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马宏亮;;企业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J];现代企业;2006年06期

9 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年志远;邓t@伽;;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曹洋;;灵活就业问题研究综述:研究现状与趋势[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梁伟军;李虹韦;刘乐;;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交易:契约类型、治理结构与交易效率——基于全国14省1012位农民工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7年03期

4 宋琳;;劳动密集型企业劳资冲突法律分析——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00期

5 年志远;王一棠;;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研究——兼论国有垄断企业个体劳资关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6 蓝志勇;崔亚杰;;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冲突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7 王妍;;推进产业包容性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5年06期

8 王华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障碍探讨[J];中国劳动;2015年08期

9 曹洋;;基于劳方视角的劳资集体协商过程分析[J];中国市场;2015年16期

10 曹洋;;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构建要素的现状、趋势及作用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胜荣;杨娜;;知识密集型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知识共享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02期

2 邢培玲;;做好非正式群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10期

3 年志远;;企业委托代理劳资关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4 王振华;;组织中非正式群体内部沟通的布朗运动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5 云立新;;论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冲突化解[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柳新元;;制度变迁过程中群体性意识形态冲突的利益集团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年志远;胡继立;;物质资本产权与人力资本产权合作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8 年志远;胡继立;;基于产权视角的企业劳资关系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1期

9 易晓芳;章发旺;;有效管理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10 年志远;;企业劳资关系的变易性及其政策意义——基于马克思劳动力理论视角[J];江汉论坛;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全球劳资关系普遍紧张[J];中国商界;2002年04期

2 朱嘉蔚;;大陆台资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4年12期

3 郑学敏;郑雨;许佳君;;“民工荒”下的劳资关系新形势与对策——理性地看待“民工荒”[J];江苏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4 佟新;“三资”企业劳资关系研究[J];学海;2005年04期

5 梁绮惠;;政府在调节民营企业劳资关系中的定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1期

6 陈万志;;重视劳资关系支付“和谐成本”[J];群言;2005年05期

7 姜作培;陈峰燕;;论构建和谐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J];中州学刊;2006年01期

8 周道华;;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吴德辉;谢丽威;;对四川省劳资关系的现状、走势及对策的调查和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成云;阎红梅;;澳大利亚劳资关系改革的特点及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9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党委书记 周瑞庆;应重视调协劳资关系[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秦s,

本文编号:1810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810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