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谨防人口城镇化的“表象化”——以河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7 12:26

  本文选题:人口城镇化 + 土地城镇化 ; 参考:《人民论坛》2017年07期


【摘要】:人口城镇化的表象化和复杂化共同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土地城镇化的功利化和闲置化并存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人口与土地两种生产要素资源错配制约新型城镇化效果。应加快流动人口融入城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
[Abstract]:The appearance and complex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ffect the quality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ogether. The coexistence of utilitarianism and idleness of land urbanization hinders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mismatch of population and land two factors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restricts the effec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to cities and towns, improve the degree of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utilization of land, and build a new type of town based on people.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
【分类号】:C91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我国人口城镇化政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郭文炯;;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省区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吕琳;;四川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人口挑战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瑞;;遂宁人口城镇化与巴中、省内丘陵地市的比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黄国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章必成;;人口输出型地区外出人口特点与未来城镇化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淑敏;朱郁郁;刘律;;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趋势——基于安徽省北部六市的案例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承华 吕爱泉;山东省2007年人口城镇化率达46.75%[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管清友;人口城镇化应优先于土地城镇化[N];经济参考报;2012年

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匡贤明;人口城镇化:中国走向公平可持续的战略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白田田;“人口城镇化”应先行[N];经济参考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星;“人口城镇化”要追上“土地城镇化”[N];四川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华挺;城镇化中心任务是人口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年

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梓桢;人口城镇化的灵魂在于有序与质量[N];南方日报;2013年

8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人口城镇化的突破口[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东林;人口城镇化是关键[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邹洁;我省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N];安徽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嘉岩;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楠;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潇;河南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姚懿m:;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非均衡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王帅;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孟芬;城镇化与耕地多功能测度及相关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谈可可;广东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7 李欣;宁夏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方燕璐;宁波市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经济、土地协调发展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9 梁昱;金州新区人口城镇化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尹;人口集聚与服务业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6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856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