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23:32

  本文选题:京津冀 + 流通业 ; 参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十三五”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一项重大战略被继续推进。而流通业的基础和先导性地位,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鉴于两者的重要性,本文展开了对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两者趋优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以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首先,本文从京津冀流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两系统耦合发展的内涵、路径、机理、机制等内容;接着,对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这些分析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两系统的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发展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系统耦合度总体表现平稳,受金融危机影响稍有波动。在耦合发展初期,京津冀流通业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京津冀流通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其发展水平逐步超越区域经济。近期,两系统的发展速度明显降低,都趋于平稳发展。根据两系统的耦合发展度,按照已有研究的划分标准,可将两系统在2005-2015年期间的耦合发展阶段大致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在过渡阶段,两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在低水平徘徊;在协调发展阶段的前期,两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有明显地提升;而在协调发展阶段的后期,两系统的耦合发展度出现回落,又趋于平缓发展。最后,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就影响两系统耦合趋优的因素进行了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水平不断趋优的政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has been promoted as a major strategy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foundation and leading position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make it play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bo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circ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conno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optimal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and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upl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combs the connotation, path, mechanism and mechanism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upling degree model and coupling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two systems for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wo systems is stable and slightly fluctua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uple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nd the impetu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development level gradually surpasses tha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the near future,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obviously decreased, both tend to stead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ystems an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existing studies,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two systems in 2005-2015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ransition stag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generally shows as hovering in the low level;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has obviously improved; while in the latter stag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degree of the two systems fell back, and then tended to flat develop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upling optimization of the two syst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7;F2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之浚;区域经济三要素——口腹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10期

2 白井文;网络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J];南方经济;2000年02期

3 ;区域经济发展要以“民富当先”[J];内蒙古宣传;2000年03期

4 唐松成;以特种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J];学习导报;2000年07期

5 章安友;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阳国亮,唐志良;试论小城镇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意义[J];改革与战略;2001年02期

7 吴向鹏;区域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8 严安;将推进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核心[J];延边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9 ;狠抓科教兴区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甘肃科技;2002年12期

10 齐建中;开拓创新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J];理论前沿;200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区域经济合作——探索与发展——“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区域经济学会专场综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3 王铮;李宪振;;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丁谦;曾庆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形势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世红;王跃德;;粤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淑芳;林宝志;;论高速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施均显;;广西地方志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李荔;;品牌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述山西品牌的没落和缺失[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洪;;商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金融支持研究[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10 蒋正华;;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加快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纺织商会会长、中国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经纬;民营企业应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合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记者 刘国华 狄文君;区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大连开讲[N];辽宁日报;2009年

3 龙超领;区域经济发展之影响因素论析[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广西检验检疫局 黄涛;发挥质检职能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5 记者 薛志伟;2011年 西部百县镇领跑区域经济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

6 ;区域经济强县的新跨越[N];日喀则报(汉);2012年

7 本报区县部记者 编辑整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N];太原日报;2012年

8 记者 武永召;邯郸市政协强力助推区域经济提升[N];人民政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唐元贵;厚街 两调整两提升 培育创新型区域经济[N];东莞日报;2012年

10 记者 任红芳;找准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4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5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莎莎;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赵晓坤;发展中国家参与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3 尤丽亚;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燕竹;基于GIS的我国区域经济板块差异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汤e,

本文编号:1880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880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