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
本文选题:城市化 + 人口城市化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广义的城市化可以从人口、经济、空间及生活四个维度来衡量。人口的城市化侧重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量",经济、空间及生活的城市化则侧重体现城市化水平的"质"。近年来,贵州省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质量及各维度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也备受各界关注。从四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和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来看,1996年以来贵州省城市化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全面、迅速提升,而且四个维度之间的城市化发展协调性也逐步增强。但是,经济和空间城市化长期处于滞后状态,成为贵州省城市化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贵州省不同维度的城市化之间协调性仍需进一步的优化,城市化质量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Abstract]:Urbanization in a broad sense can be measured from four dimensions: population, economy, space and life. The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focuses on the "quantity"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while the urbanization of economy, space and life emphasizes on the "quality"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Guizhou Province has entered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the four dimensions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Guizhou Province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rapidly improved since 1996,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mong the four dimensions has been gradually enhanced. However, the economic and spatial urbanization has been lagging behind for a long time,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Guizhou Province. Therefor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urbanization in Guizhou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机制研究”(13CGL14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机制研究”(12YJC790061)
【分类号】:C924.2;F127;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李瑞晶;金浩;;金融生态耦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基于双重门限面板模型[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2 柏明国;熊芬;;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刘法威;许恒周;王姝;;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4 孙焱林;王中林;张攀红;;空间、经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测度[J];城市问题;2014年07期
5 郭施宏;王富喜;高明;;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4年03期
6 张贡生;罗登义;;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城市规划;2012年05期
8 王礼刚;;贵州省各地市州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基于主成分、聚类和GIS分析方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张世银;周加来;;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析[J];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10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长青;贵州省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彪;张旭东;程达;冀保礼;付中阳;;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生态效率时空耦合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8期
2 江孝君;杨青山;刘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五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7期
3 汪磊;许鹿;汪霞;;大数据驱动下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的耦合性分析及其机制创新——基于贵州、甘肃的案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03期
4 王国霞;刘婷;;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5 李立晓;李君;;云南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性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7期
6 王艳艳;王富喜;;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7年07期
7 吴红霞;李荆荆;洪永胜;周勇;聂艳;;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质量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8 陈林心;何宜庆;徐夕湘;;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空间-产业城镇化的时空耦合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年12期
9 胡晶晶;倪泽楷;;贵州省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10 秦乐乐;于微;杨萌;李悦;;山东省不同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研究[J];山西农经;201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先睿;基于“智慧”+“力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思静;徐维祥;;金融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时空分异研究——以江浙沪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02期
2 续亚萍;俞会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7期
3 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4 逯进;华玉飞;;我国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解析[J];上海金融;2015年03期
5 李建华;;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10期
6 厉孝忠;习蓉晖;;城镇化生态效应动态耦合量化模拟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年09期
7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年07期
8 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2期
9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课题组;孙维仁;;金融城镇偏向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基于城乡二元框架与门限面板模型的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11期
10 郑祚芳;;城市化对北京霾日数影响统计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1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93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