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增长边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选题:城市增长边界 + 城市开发边界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摊大饼”式的蔓延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方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城市的发展和治理带来诸多难题。2013年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对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国际上称为城市增长边界)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央政府有关部门首批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并计划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全面推开。本文试图为各级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现城市空间治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一种思路借鉴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是研究综述。从历史的维度对城市增长边界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对中外学者关于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内涵和划定方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其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二是国际经验。选取美国波特兰、澳大利亚墨尔本、南非开普敦城市增长边界和英国伦敦、韩国首尔绿带等不同地域(五大洲)、不同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形态(增长边界、绿带)的典型案例,详细介绍各自的特点、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三是在中国的适用性。梳理我国类似的政策工具和实践,分析城市增长边界中国化应注意的问题。四是对策建议。在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切实提高重要性认识,准确把握划定原则,健全管理体制,建立保障体系。五是结论与讨论。提出研究结论,并结合研究难点、不足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增长边界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城市增长管理工具。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增长边界对于引导和控制城市规模和方向,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管制手段和政策工具。(2)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国是适用的。不论从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遇到的难题,还是从类似政策工具的实施情况、先期试点取得的初步经验,都表明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国是适用的,都为城市增长边界中国化提供了时机,创造了条件。(3)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科学原则是划定和实施城市开发边界的前提和关键。城市开发边界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因此,要切实增强对城市开发边界重要性的认识。城市开发边界具有很强的技术属性,在划定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底线思维、衔接既有规划和预留弹性空间等原则,推动城市空间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4)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保障体系是划定和实施城市开发边界的根本保证。成熟的规划管理体系、健全的实施保障体系保证了西方国家城市增长边界的成功划定和顺利实施。在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主体明确、审批严格、监管到位、修订及时的城市开发边界管理体制,全面构建人大立法、政府统筹、公众参与的城市开发边界保障体系,确保这一国际上通用的政策工具在我国取得良好实施效果。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brief review of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urban growth boundary in Beijing , Shanghai , Guangzhou , Shenzhen and other 14 cities in China . The results show that : ( 1 ) The urban growth boundary has become the internationally common urban growth management tool . ( 2 ) The urban growth boundary is applicable in China . Whether from the stage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 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policy tools , it is the precondition and key to improve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伟,袁中金,侯爱敏;城市增长理论述评与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2 尹奇,吴次芳;理性增长——美国城市增长的新理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翁羽;;城市增长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城市;2007年04期
4 周蜀秦;;大事件驱动城市增长机器的中外比较[J];中国名城;2010年11期
5 龙瀛;沈振江;毛其智;胡卓伟;;城市增长控制规划支持系统:方法、开发及应用[J];城市规划;2011年03期
6 魏丽华;;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亟需破解的难题[J];长白学刊;2011年03期
7 魏丽华;艾美芳;;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培育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8 魏丽华;;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选择[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2期
9 杨海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增长演变过程及特征探究——以盐城为例[J];北方经贸;2013年10期
10 关静;;城市增长的负面效益及其化解——美国城市增长管理带来的启示[J];行政与法;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昊英;赖世刚;;城市增长边界扩展机制研究——土地存量模型的应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余柏蒗;刘红星;吴健平;;面向对象的城市增长空间格局类型遥感分析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晓青;;开展烟台城市增长系统动态与城市规划创新研究[A];烟台中心城市发展研究[C];2007年
4 曹滢;王鹰翅;;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与实施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振广;李凌霄;;化繁为简:制定城市增长边界的路径探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总体规划)[C];2013年
6 郭磊贤;;历史演变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国际实践比较及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罗小龙;沈建法;;跨界的城市增长——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孙铁山;;空间转型与城市增长管理——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惠西鲁;;保护地域特色生态空间,引导城市高效有序发展——西安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5生态城区的建设与优秀范例[C];2014年
10 潘嘉虹;;绿环作为城市增长管理工具:发展、争论及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琳;城市增长的动力在于创新[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2 记者 陈怡 吴苡婷;城市增长和萎缩进程将趋于平衡[N];上海科技报;2012年
3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张军涛 于耕科;重视城市增长管理理论的应用[N];大连日报;2011年
4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黄徐强;美国城市增长机器论兴衰折射城市治理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维;农村消费高于城市增长的意义不值得夸大[N];东方城乡报;2009年
6 以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城市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特约记者 李楠 马艺文;成都拟划城市增长边界[N];中国房地产报;2014年
8 李兆汝邋曲长虹;非蔓延式城市增长:向国外学什么?[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本报实习生 赵婧;上半年全省消费品市场增势强劲[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谭抒茗;“三规合一”应实现常态化[N];广东建设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玉敏;中国城市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张志强;城市增长的时空演进规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李咏华;基于GIA设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李虎;空间治理体系下的城市增长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付玲;基于GANN和CA的城市增长边界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张星星;基于ABM模型的重庆主城城市增长边界划定[D];西南大学;2016年
4 蒋晨;城市增长中的土地供给侧管理—工业与住宅用地供应的“量—价”分析框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梁占强;城市增长边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孙小群;基于城市增长边界的城市空间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周兴华;我国城市增长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张艳奇;中国城市增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史平平;城市增长模式及其合理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朱荣付;北京城市增长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2009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00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