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新型城镇化 + 动力机制 ; 参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社会形态由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化城市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产业调整。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传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与矛盾,亟待转向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产业优化互动、生态环境改善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从政策引导与激励、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城乡建设、劳动力素质六大方面,系统分析了各动力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并将其总结为政策引导与激励的统筹机制、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农业发展的基础机制、第二产业发展的根本机制、第三产业发展的后发机制、城乡建设的保障机制与劳动力素质的长效机制。基于此,本文采用VAR模型构建了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各动力因素指标体系,分别估计了各因素对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洛阳市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副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名单之列。如何发挥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作用,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洛阳市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洛阳市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与其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不相符,出现了城镇化发展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治理有待改善、高等人才缺失、城镇化体制机制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该发展背景,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各动力因素的角度出发,对洛阳市新型城镇化政策进行解构,厘清了洛阳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出洛阳市在注重政策引导、农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的动力机制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二产业发展这一根本机制与劳动力素质发展这一长效机制。结合其动力机制的作用效果,本文从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重点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提升路径,为洛阳市今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Abstract]:A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to modern urban society, accompanied by economic grow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adjustmen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tarts late, but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is fast. With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it is urgent to turn to people-oriented,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intera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oad.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dynamic factors from six aspects of policy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labor quality. It is summed up as the overall mechanism of policy guidance and encouragement, the core mechanism of economic growth, the basic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long effect mechanism of labor qua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uses VAR model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various dynamic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Luoyang, and estimate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each factor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Luoyang. Luoyang, as a regional sub-center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is a new growth po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and is listed as a new type of comprehensive pilot city lis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Luoyang city faces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better and faster. In the proces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t economic strategic position of Luoyang does not accord with it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unreaso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not coordina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higher talents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of urbanization system mechanism, etc.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constructs the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Luoyang, and analyzes that Luoyang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olicy guida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arious driving factor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basic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of labor can not be ignored whil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an not be ignored.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 of its dynamic mechanis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motion path of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ordinating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talent training. To provide policy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Luoyang City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新;;江西省出台新型城镇化“十一五”专项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12期
2 杜光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6期
3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4 包礼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助推全民创业——江西省兴国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探索[J];老区建设;2010年21期
5 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07期
6 ;山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0期
7 陈强;庄国良;江建国;;建设文化生态名城——抚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8 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9 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澄;陈锦富;;重构制度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湖北省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慧;刘山;;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重构[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丁少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难点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泽;;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志;;解读新型城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8 ;第四十五期 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汤文华;;强化创新驱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10 陆晶晶;;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军 记者 廖琴;共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华北;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辉 实习生 于茜茜;新疆新型城镇化规划呼之欲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记者 王纪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效示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胡敏华 吴瑕 记者 范嘉欣;昌南组团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第二批项目开工[N];南昌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沈雯;湖北提出新型城镇化目标[N];农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岩;张通与网友在线聊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抓扩容 促提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10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张永斌 鲁迎春;州住建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年工作[N];团结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升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统筹与配置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李新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D];华侨大学;2015年
4 孙彬;天津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策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5 曹丽;我国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6 郭小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7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2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3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4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6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8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9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徐天帅;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2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02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