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北京的人口、交通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基于东京都市圈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8 13:19

  本文选题:巨型城市 + 北京 ; 参考:《经济地理》2017年04期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高度集聚并不断增长,滋生了许多城市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诸多管控措施也未能奏效。东京同样作为亚洲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但并没有出现北京那样的严重问题,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文章基于对比的视角,通过Arc GIS平台系统地分析了东京和北京在城市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人口容量潜力。东京的交通网络格局的特征是环线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为框架,高速公路和公交汽车为辅,细密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各地。相比之下,北京以宽阔的环线和放射状的高速道路为主,轨道交通很弱,城市内部交通对公交车或私家车依赖度很高,但是由于道路密度低,难以满足交通需要。研究认为,北京若借鉴东京的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模式,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北京市人口管控的方向也需要重新定位与调整。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population of Beijing is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growing, which has bred a lot of urban disease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man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 As a major Asian city in Asia,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core area is even more than in Beijing, but there is no serious problem in Beijing, but there is no serious problem in Beijing. It is a more representative, more successful case of mega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kyo and Beijing in urban traffic network and land use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the Arc GIS platform, and the urba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opulation capacity potential of Beijing are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network pattern in Tokyo are the rings. The line plus the radial rail traffic is the frame, the highway and the bus are supplemented and the fine roads connect to the inner cities. In contrast, Beijing is dominated by wide ring lines and radiate high speed roads. The rail traffic is very weak. The urban traffic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bus or private cars, but it is difficult to fill the road due to low road density.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Beijing can accommodate more people in Tokyo's traffic network and land use model, so the direction of population control in Beijing needs to be relocated and adjusted.
【作者单位】: 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BS0401)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264206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30)
【分类号】:F11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仲禹;翟国方;;业务核都市与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J];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01期

2 荣朝和;闫星yN;;东京大都市区轨道通勤体系的演进与功能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7期

3 党云晓;董冠鹏;余建辉;张文忠;谌丽;;北京土地利用混合度对居民职住分离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5年06期

4 马剑平;赵国亮;;北京与世界城市的发展差距研究——以伦敦、纽约和东京城市对比[J];学术论坛;2015年01期

5 赵莹;柴彦威;关美宝;;中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比较——以北京市与芝加哥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12期

6 梁昊光;刘彦随;;北京市人口时空变化与情景预测研究[J];地理学报;2014年10期

7 陈佳鹏;黄匡时;;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东京经验及其启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8期

8 吕拉昌;黄茹;;比较城市主义的复兴与比较的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9 周建高;;东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合理性探析——从与北京比较的视角[J];城市;2014年03期

10 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盛来芳;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平;;城镇化的经济效应: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2 张琛;孔祥智;;行政区划调整与粮食生产:来自合成控制法的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王丰龙;张传勇;;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房价的影响研究[J];地理研究;2017年05期

4 邓羽;陈田;刘盛和;;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5期

5 李郇;谢石营;张丞国;;佛山管治尺度重整对产业空间分散化的影响[J];热带地理;2017年03期

6 赵轩宇;王秀果;刘梅;赵清涛;;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J];天津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7 朱建华;陈曦;戚伟;陈田;;行政区划调整的城镇化效应——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7年04期

8 底阳阳;刘尚俊;田宝龙;张鹏程;;兵团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内部结构关联性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刘长庚;张晓鹏;;湖南“两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02期

10 汪艳霞;;基于GIS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威;李洪省;;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区位条件辨析[J];地理学报;2013年02期

2 郭腾云;何书金;董冠鹏;;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下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1年04期

3 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4 吴得文;毛汉英;张小雷;黄金川;;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5 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1期

6 刘丙泉;李雷鸣;徐小峰;;基于DEA交叉评价的山东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7 张钦;赵俊;;1990~2007年中国矿产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0年10期

8 傅春;林永钦;谢莉芳;;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萍乡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9 刘毅;黄建毅;马丽;;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0年07期

10 袁宏志;贾晓晴;;资源型城市培育接替产业的思考——以盘锦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浅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方华荣;我国现有土地利用现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3期

3 欧建华;土地利用和合理利用土地[J];石河子科技;2001年01期

4 张长义,蔡博文;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1期

5 樊杰,吕昕;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6 何英彬,陈佑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年02期

7 陈立民;海河流域山西省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23期

8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新时期我国土地利用区域调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10 蔡邦成;陆根法;陈小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运用[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俊奇;;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琪;王秋兵;刘扬;王洪禄;;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农耕文化因素影响机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佳;;有关土地利用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4 于术桐;黄贤金;程绪水;姜永生;田忠志;;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响应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波;;土地利用现状挂图编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龙花楼;;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视角——土地利用转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董建美;;从内外两个途径来保护耕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武广平;李永平;;都市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10 王亚男;马春华;;天津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关系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华丽;土地利用需合理[N];新农村商报;2014年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张颖 王群 王万茂;树立土地利用立体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 杨遴杰;强化土地调控 统筹土地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记者 丁洪美;土地利用每年造成10亿吨碳排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周永恒;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市级评审[N];六盘水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志喜;土地利用绩效有了统一评判标准[N];湖北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江苏记者站记者 杨应奇;警惕土地利用中的“闯黄灯”现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臧翊 邓凡;打破土地利用“先违法后治理”怪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9 记者 陈诗圆;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 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N];钦州日报;2013年

10 首席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薛建;土地利用的“3D”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重心迁移分析[D];新疆大学;2015年

2 陈学渊;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胡文敏;环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云鹏;基于主体的常州市新北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宇苗子;黄土塬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力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旭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堵河流域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边红枫;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及格局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Laari Prosper Basommi;加纳西北部矿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以及对水质和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王亮;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张瑜;新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宋颜颜;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古亚娟;晋中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丰;基于CLUE-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庹玉莲;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琳;天津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分析及区域生态风险评价[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蒋狄微;宁波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和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江淑芳;朝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遥感估算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李帅;宁夏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李储强;海宁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城镇化的耦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0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10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