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城市空间增长模拟的城镇规模体系预测——以常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9-01-05 19:34
【摘要】:应用地理空间模型定量推演城市空间增长,进一步探索市域城镇等级体系结构和空间功能分区,提高建设用地演化模拟的应用导向性,是当前城市模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常州市为对象,以约束性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集成邻域思想、约束条件、空间聚类、Logistic回归、演化迭代等要点,构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模拟预测模型和计算实验系统,探索基于城镇建设用地模拟的城镇规模体系情景分析方法。利用五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信息源,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剖析城镇建设用地拓展的微观机制和地域演变模式,并通过引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因子,采用用地转换规则差异代替驱动因子差异来优化空间聚类算法,模拟和预测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和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论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适用性,并基于人地挂钩机制预测各级城镇人口规模,为常州市相关空间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Abstract]:It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of the urban simulation research at present to quantitatively deduce the urban spatial growth by using the geo-spatial model, to further explore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spatial functional zoning of urban cities and towns, and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of the evolution simul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Based on the 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of Changzhou city,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idea of neighborhood, constraint conditions, spatial clustering, Logistic regression, evolution iteration, etc. A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model and a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re constructed to explore the scenario analysis method of urban scale system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ing the five period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data as the information sou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 mechanism and regional evolution model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and optimizes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 by introducing planning factor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and using the difference of land conversion rules instead of driving factor difference.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total amou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On this basis, the applicability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linking policy is demonstrated, and the population size of cities and towns at all levels is predicted based on the human-land linkage mechanism,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relevant spatial planning and policy formulation in Changzhou Cit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90145)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志刚;浅议城镇建设用地观[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01期

2 ;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型利用问题突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3 许小梅;甘肃省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及管理对策[J];甘肃科技;2005年01期

4 邓楚雄;谢炳庚;王梅;罗梅芳;李凤;;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J];经济师;2011年08期

5 陈俊科;杨红;;新疆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2年02期

6 国也;;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24期

7 邱道持,刘力,曹蕾,粟辉;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邵建英;王珂;赵小敏;肖志豪;;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06期

9 金丽馥;左笑诚;;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建设用地制度研究[J];调研世界;2006年02期

10 邵建英;王珂;肖志豪;赵小敏;;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妍;吴克宁;汤怀志;;高安市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廖和平;王永德;邱道持;;城镇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模式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3 韦素琼;林芳;;福建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分析[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梅姜;王余沛;;长汀县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探讨[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5 朱明仓;杨韬;;城镇建设用地总量预测模型研究[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朱明仓;杨韬;;城镇建设用地总量预测模型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蓝丁丁;韦素琼;;晋江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及驱动机制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黄秋燕;严志强;;GIS支持下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变化格局研究——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胡伟平;王永梅;;广佛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力;;城镇建设用地预警模型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兴利;德州为小城镇建设用地定“框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王平会;防止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3 记者 谭绍军 周云峰 通讯员 蒋亮;平口镇走出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路子[N];益阳日报;2014年

4 杜运启;浅谈小城镇建设用地布局与管理[N];兵团日报(汉);2001年

5 新华;小城镇建设用地要妥善规划[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6 丰旭升 龚东辉;谷城小城镇建设用地招招致胜[N];农民日报;2003年

7 季忠义;沛县做好小城镇建设用地服务[N];江苏经济报;2001年

8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林坚;如何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N];人民日报;2014年

9 记者 张兴旺 通讯员 戴星;盘活土地为切入点[N];湖北日报;2004年

10 自由建筑评论人 李tD;作为空间的城市[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乐;城市空间经济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兴强;成都小城镇建设用地碎化与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青恩;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卢雪娇;惠安县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雷锦芬;福鼎市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化发展协调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5 肖璇;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高健;常德市城镇建设用地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敏;城镇建设用地的战略需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石频;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李红伟;张家界市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刘晋;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02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402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