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公平博弈的劳资冲突的成因与化解

发布时间:2019-07-30 10:23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劳资冲突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劳资冲突的成因与化解。劳资冲突既可由于物质利益冲突引发,也可由于公平心理动机引发。化解物质利益引发的劳资冲突,除了增加合作剩余,构建长期关系等传统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引发对方的公平心理动机来化解劳资冲突。对于心理动机引发的劳资冲突,则主要从心理入手,引发对方的积极互惠心理动机来化解劳资冲突。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labor conflicts by establishing the game model of labor conflicts. Labor conflicts can be caused not only by mater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but also by fair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increasing cooperative surplus and constructing long-term relationship, labor conflicts can also be resolved by arousing each other's fair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to resolve labor conflicts caused by material interests. For the labor conflict caused by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it mainly starts from psychology and causes each other's posi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to resolve labor conflict.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华;;劳资冲突视野下社会保障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反思——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社会保障的一项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刘德海;;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劳资冲突信号博弈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黄小伟;劳资冲突何以暴力化?[N];经济观察报;2010年

2 中央编译局局长 李其庆;法国三月劳资冲突观察[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宜冰 乐水;集体谈判: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的路径选择[N];学习时报;2010年

4 武跃;劳资冲突的风向变了[N];国际商报;2010年

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 冯喜良 副教授 周施恩;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N];人民日报;2013年

6 常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劳动法治[N];天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洁;社会转型期我国劳资冲突与化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志广;新时期广州市劳资冲突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琳;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4 陈于;私营企业劳资冲突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黄川;在华外企劳资冲突危机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吴士文;我国现阶段劳资冲突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徐士林;劳资冲突中工人的行动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星海;古浪县民营企业劳资冲突与调适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董昌鹏;论前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劳资冲突与国家干预(1485-1760)[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0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520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3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