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01:13
【摘要】: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史表明,要摆脱随资源衰竭而消亡的命运,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进行产业转型,通过新的主导产业的形成壮大,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直至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走出一条“建设—繁荣—衰退—转型—再振兴”的道路。 本文以资源型城市最密集的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较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用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路径和演化动力研究得到影响产业转型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对各因素进行逻辑和量化分析以选择准确的转型模式;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建立东北地区省域及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对产业转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转型过程中的各支撑子系统做出发展规划。 针对以往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在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设计方面体现了资源型城市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使产业选择更贴近现实,可行度提高;把主导产业选择结果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调整,通过研究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向及产业带空间布局的经济地理图,为各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制定细致的方向,以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造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进行产业转型效果的多角度评价,包括与其它资源型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和自身各产业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此评价结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制定更有针对性。在各环节均以具体城市做实证分析,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图文】:

资源产业,影响机理,生命周期,模式选择


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影响机理

城市产业,因素层次,区际分工,产业生命周期


第四章 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分析的角度看,,产业生命周期、资源条件、区位因素,属于城因素,产业政策属于有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区际分工与合作部因素,其关系可见图 4-1。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米尔;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8期

2 杨平;;以技术创新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2期

3 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J];统计与决策;2007年04期

4 朱洪瑞;冯百侠;;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预警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学章;;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以黄石市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4期

6 许信胜;牛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6年04期

7 任玉琨;;基于博弈模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油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4期

8 徐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1年14期

9 田象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鸡西产业转型的经验[J];中国市场;2007年Z1期

10 孙秋枫;唐庆会;;欧洲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暴婕;;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以大石桥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文远;;产业集群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浅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前言[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朱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产业体系探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陈晓键;;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及转型模式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广凤;张军;刘家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齐建珍;;资源型城市转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郭健;;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玲;袁增伟;毕军;;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路径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霄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以大石桥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临县县委办公室 刘小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吕梁路径”初探[N];吕梁日报;2011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曹砚江 通讯员 武凌霄;孝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之旅[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于立 姜春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走“循序渐转”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韩克铭;资源型城市委员说产业转型[N];辽宁日报;2007年

5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岳顺之;加快产业转型 促进内涵发展[N];淄博日报;2010年

6 吴建平;四梁八柱:产业转型可圈可点[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曹英 霍剑 (张琴琴);产业转型,不变的核心[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杨成军;辽宁阜新探索从“煤电”到“风电”产业转型[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韩凤芹;财政转移机制要稳定更要透明[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启明 特约记者 刘丽;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潼;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钱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春野;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冬冬;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叶蔓;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史英杰;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武健鹏;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赵琨;基于系统创新的产业转型及在资源型城市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浩;山西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猛;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于妃;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胡宏山;克拉玛依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5 周娟美;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D];山西大学;2006年

6 黄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自主创新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7 赵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济要素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左燕;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齐桉梓;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岳慧丽;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9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09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