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04:30
【摘要】: 自1990年代以来,对TRIPS框架内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确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下,深入、全面、客观认识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本文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对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开创性地构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包含内生创新的知识产权经济增长动态模型,揭示了知识产权制度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阐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复杂性和两面性,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应是其立法强度和执法强度的综合。(2)一个国家的最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随着其经济增长水平起初下降然后提高,两者呈U型关系。(3)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保障制度,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间接推动经济增长。(4)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5)知识产权制度对我国20年来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7%;我国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差异。(6)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最终影响是两者的综合,积极影响的充分发挥有赖于一国的特定经济法律环境。 本文的有益探索,为研究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图文】:

国际比较,指数,强度,知识产权保护


后的1994年,,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Ginarte一Park指数为3.19)就己经接近部分发达国家的1990年的保护强度,已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见图3.1。 40535255551 423心.工0凡扩扩沪尹沪尹护沪扩护图3.1中国1994年G一P指数国际比较(1990年)至中国在第二次修改《专利法》后的2001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Ginarte一Park指数为3.857)已达到绝大多数发达国家1990年代的保护强度(只略逊于美国),已全面超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强度,见图3.2。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感到自豪,也难于以此为证据向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张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己经完全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保护强度。应该清醒地看到

国际比较,指数,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


至中国在第二次修改《专利法》后的2001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Ginarte一Park指数为3.857)已达到绝大多数发达国家1990年代的保护强度(只略逊于美国),已全面超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强度,见图3.2。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感到自豪,也难于以此为证据向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张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己经完全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保护强度。应该清醒地看到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04;F1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芳芳;;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现状述评[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2 E.J.米香;任保平;梁炜;;经济增长的代价[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3 王肃;;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法律、市场与政府[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殷青伟;翁磊;;江苏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5 杜芸;吴鸽;;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贡献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统计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6期

6 海闻;;对待经济增长不能走极端[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7 ;解读:“知识”是如何孕育出“产权”的?[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8 魏颖;;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9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J];求知;2005年02期

10 ;质量型经济增长更具里程碑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美玉;;经济增长动因综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3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逸;侵犯知产犯罪多发的文化成因[N];法制日报;2009年

2 方烨 李克;保持经济增长 消费“马车”仍需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钟欣;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件好事[N];中国改革报;2005年

4 记者 张小梅 张骅;解决经济增长有效支撑是关键[N];中国企业报;2005年

5 记者 孙秀霞;我省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6 李薇薇;知识产权制度成为经济发展“助推器”[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昌鸿;美经济增长步伐放慢[N];证券时报;2005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经济增长放慢如何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本报记者 袁祥;不能简单地拿西方知识产权制度作样板盲目复制[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力保经济增长[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春明;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林杨;内蒙古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童荟颖;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6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伟;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朱盛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士金;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10 范晓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9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09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