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4:38
【摘要】: 1978年前,我国经济收入分配的重要特征是平均主义,甚至被称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主义,在改革前夕或改革之初,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低。1978年后,中国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方式,改革开放给中国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以效率优先为导向的农村改革在80年代初期启动,城市改革在80年代中期启动,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日益强化,中国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也开始发生演化,并在改革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几个维度来看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一是中国全体居民收入分配,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为0.32,到1984年曾一度下降到0.28,而后在1990年上升到0.36,2001年进一步达到0.45。二是城镇居民,1978年其收入基尼系数为0.16,1995年扩大到0.28,2002年达到0.32。三是农村居民,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22,从1984年开始,农村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基本上呈现出持续平缓上升趋势,2002年达到0.36。四是城乡间居民收入不平等,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6∶1,但到1994年该比例扩大为2.9∶1,2002年城乡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1∶1。几个维度均表现出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明显扩大的态势,中国正在从一个收入比较平等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收入差距非常大的国家。在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中列出数据的120个国家和地区中,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中国的基尼系数列到第85位,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已经接近某些社会分化严重、经济增长停滞的拉美和非洲国家的水平。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区域间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文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本文用基尼系数对城镇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进行测算,并将基尼系数分解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同时还将基尼系数在不同省份间进行分解,考虑不同省份对全国地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和贡献率。采用σ-指数、经济收敛的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的收敛性进行检验。在分析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及收敛性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主要结论有:1978-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呈现扩大趋势;从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看,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是由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因素有促进收入不平等缩小的作用,但是强度很弱;从省份来看,导致收入不平等扩大的省份主要有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广东和四川;从区域来看,近十年来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占到总收入不平等的50%以上,且呈扩大趋势,区域内收入不平等小于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从城镇居民收入收敛性上看,全国整体不存在σ收敛。地区内部存在σ收敛,城镇居民收入均存在着显著的绝对β收敛,收敛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部>西部>全国>东部。从收入不平等来源上看,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TFP。 其次,本文在对农村区域收入不平等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对收入不平等在收入不同分项间进行分解,明确收入不平等的结构原因;采用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公式,将收入不平等的年际变动增量进行分解为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从比较静态的角度明确其分别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的作用;采用泰尔指数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从而考察收入不平等中的组内不平等和组间不平等;还采用收敛性方法分析了农民收入收敛性问题,同时应用方差分解公式计算了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来源。主要结论有: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十多年中,收入不平等程度明显扩大了。基尼系数的分解显示农民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是导致收入不平等扩大的重要原因,其相对集中系数始终大于1,且从1998年以来在基尼系数的构成中一直占50%以上。基尼系数的变动分解显示农民省际间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主要源于收入结构效应,不平等促增的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收入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省际间农民收入基尼系数的上升。泰尔指数的分解显示东、中、西部间的农民收入不平等是我国农民省际间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构成部分。三大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占全部不平等的比重一直在57%以上,更有甚者是在1995-2003年居然占到72%以上。1978-2003年全国农民收入整体上不存在σ收敛,但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民收入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农民收入β收敛速度约在15%-18%之间,但东中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存在着较大差异,收敛速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的差异,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再次是人力资本,土地有一定缩小收入不平等的作用,但作用较弱。 第三,在分析泰尔指数分解先后次序对收入不平等测算的影响后,本章采用两种基本分解过程来分解居民收入不平等,并提取了纯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和纯城乡间收入不平等,从静态角度分析孰轻孰重问题。然后沿用并扩展了Mookherjee和Shorrocks给出的研究方法从比较静态角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进行分解,考察收入不平等增量中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变动与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贡献。主要结论为:从静态角度看,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力量是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其次是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前者平均占到总收入不平等的60%以上,后者占不足25%,两者之和占到总收入不平等的80%以上。从比较静态角度看,改革以来全国居民收入不平等不具有收敛特征而呈发散趋势,其波动类似“W”形。在总收入不平等变动的四个阶段中,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始终是前者变动的决定力量,其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的贡献率均高于60%;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也有较强影响,其贡献率绝对值基本上都大于10%。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和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影响方向是有差异的,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与总收入不平等变动有很强的同步性;而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则基本呈现单调递增的特征。从1978-2003年整个时期看,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贡献率为小于地区间收入不平等变动贡献率;而80年代中期后的渐进改革相对稳定期,城乡间收入不平等变动对总收入不平等变动贡献率高于地区间贡献率。 第四,在分析了收入不平等测算指数存在的不足后,本章沿用了Shorrocks定义的时间依赖和转换矩阵(transition matrix)来测算居民收入变动性,同时构造收入变动指数来详细地描述每隔一年的居民收入变动,并指出该指数的优越性,最后我们还计算了相隔任意年份,分城乡的居民收入年际相关系数,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其的影响,从而验证我国居民收入变动的特征。主要结论为: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变动越来越具有时间依赖性了,即地区居民收入越来越缺乏变动性了。且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收入变动更慢。2000年之前地区居民收入变动主要来源于农村居民,而之后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成为收入变动的主要来源。从收入年际相关系数回归方程上看,如果不考虑人口因素,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性要强于农村居民;间隔时间越长,收入变动性越强。从收入变动中的持久收入不平等上看,收入不平等指数大约经历20年的时间之后均达到“持久性”不平等点。基尼系数大约稳定在0.26左右,泰尔指数、变异系数和极值差率分别稳定在0.10、0.45和5.5左右。 第五,采用了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从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三条机制来展开,一是收入不平等对于投资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对物质资本增长率的影响;二是收入不平等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对人力资本增长率的影响,,三是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析收入不平等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增长率和消费率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从长期来看,收入不平等有利于物质资本增长,从而会储蓄投资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但收入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增长率的提高,从而通过教育生育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同时收入不平等也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从而通过市场规模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三条机制的合力是收入不平等在前五年对物质资本的影响大于对人力资本和消费的影响,从而收入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而五年后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对于人力资本和消费的负面作用大于对物质资本的影响,从而收入不平等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构成不利影响。
【图文】:

城镇居民收入,省份,不平等,差率


的N00囚00囚001闪000N6661的661L66工966T6691州66叫门661N66工6161066T6861田6co工86LT9的61的的61的寸61的861仍囚6T工的6108616卜86T卜61——名义极值差率—实际极值差率率年份图5一3城镇居民收入极值差率变动轨迹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变异系数///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尸/一-一---一一----~--------一_、___一 一\\\__一.·一‘丁丁,___一 一、、~~细~___一__~拼,奋 222 111111111111111111了 1111百 J1111门00囚囚N00001囚000N6661866166L工6691旧661州661门661N66工叫66160661的861的61卜的619的61的旧61的州61的的61闪的61田工610的6166L工阅卜6T}一变异系数名义值一变异系数实际值图5一4城镇居民收入变异系数变动轨迹年份 000000000000000000 305.00045.40.35.25.20.10.15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 10000 0.00{吸侧长若浓小长纷粉日握惬日钾健抢圆旧彼旧滚祖侧瘤旧三粤健钾骤认演划日曰州《凑粼宾权释骂扣划曰担认航概伽种迷目靡闪毗仗…一,9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名义收入比:2。。3年/1978年~实际收入比:2。。3年/1978年…图5一5不同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态势从以上分析看出,1978一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扩大,那么这种不平等扩大的原因是否与沿海地区通过获得优惠政策而产生的高速增长有关呢?图5一5给出了不同省份1978一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图5一5显见,1978年收入较高的东部省份确实在以后的25年中获得了比西部省份更高的增长速度

基尼系数,城镇,省份,人口因素


为此需要从另一维度(即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对城镇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进行分解,依据公式5一3和5一4,我们考察了城镇居民区域收入不平等中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结果中图5一9和表5一3所示。从中显见,就全国城镇居民整体而言,在不同年份基尼系数主要来源于经济因素的贡献,而人口因素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在各年均为负,但数值绝对量较小,这说明城镇地区间人口结构变动缩小了收入不平等,但作用较弱。100.0080.00 6000一20.00 ))))))))){{{一一…… … )))……曹曹 lll羹羹 羹馨馨 馨 !!!...{{{llllll...lll...…… … {{{JJJ{{{...…… ...…… 1_吐……… … {{{……】】 lll蓄蓄 蓄 iii...{{{阵阵 {{{{{)))愁 愁愁愁 愁羁羁 羁 {{{{{】】 】 ))))):::::{{{{{醉醉 醉 {{{{{{{{{{{{{{{鬓鬓 鬓 iiiii夔夔 夔 {{{{{{{{{{蠢蠢 蠢 蠢 蠢 ;;;;;)))))llllllllll)))))羹羹 {{{{{{{{{笔笔 笔弃弃 弃筱筱 筱 ;;;;;{{{{{{{{{{{{{{{{【【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亮;张世伟;;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成因——基于回归分解的研究途径[J];人口学刊;2011年05期

2 毛其淋;;西部大开发有助于缩小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吗——基于双倍差分法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3 任碧云;黄蓓;杨雪梅;;我国央行相对独立性的测度与通货膨胀关系[J];上海金融;2011年06期

4 王瑜;汪三贵;;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5 刘穷志;;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职能在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解[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6 张中锦;范从来;;江苏城乡收入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莫拓;;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8 吕扬;崔姝;;收入再分配中的简单模型[J];中外企业家;2011年17期

9 谢建国;丁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一个基于中国东部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0 朱启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视野的“三个差距”[J];改革;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王佳;;教育成就与收入不平等——基于1978—2008年我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源潮;王庆生;许美;;收入不平等和分配不公与体制性问题的思考与对策[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陆铭;;全球化与城市化: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申丹虹;;新自由主义、劳动力市场与收入不平等[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7 邓利娟;;试析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改变[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龙翠红;;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中国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9 斯贵强;;试用指数体系对医院业务收入因素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高宏伟;王素莲;;基于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收入分配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斌珍;收入不平等与低消费[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张伟勋;美国智库:贸易对美收入不平等影响甚微[N];中国贸易报;2008年

3 杨英杰;冷静面对收入不平等[N];珠海特区报;2006年

4 上海社会科学院 王泠一;如何改善收入不平等环境[N];国际金融报;2005年

5 瑞银集团全球经济学家 PaulDonovan邋陈程 编绎;收入不平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高涨[N];中国经营报;2007年

6 本报评论员 鄢烈山;收入不平等的根源是政府控制过多资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杨英杰;不要拿基尼系数太当回事[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张军;经济转型最难拿捏分配与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杨红梅;村民选举改变村支出结构[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陆铭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城乡收入差距是收入不平等的来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亮;区域居民收入不平等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瞿晶;中国城乡内部收入不平等分解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舒;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鲁元平;中国“幸福—收入之谜”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钟馗;收入不平等与环境质量[D];重庆大学;2011年

6 林志伟;人力资本因素与收入不平等[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辉;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旗;武隆县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黄潇;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程素敬;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与流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王

本文编号:262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2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