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20:18
【摘要】: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80年代以来,绿色思想席卷全球,国际社会开始以“绿色经济”为目标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结构进行调整。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国普遍认识到,发展绿色经济,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 在日益增强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的刚性约束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贯彻绿色理念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资源型企业作出绿色行为决策进而实施生态化的绿色行为是其突破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有效实施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个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网络之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个体相互作用,是个体不断重复与其他个体接触、分析、学习、评估、决策的动态过程,社会网络是大量个体分享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平台。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个体的交互活动中,一旦某个主体的策略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其他主体就会模仿,从而导致该行为的扩散,直到特定行为模式的形成,进而使整个社会(群体)资源配置问题得以解决。 资源型企业正是如此,,企业因社会交往形成绿色行为个体及群体之间的交互有利于资源型企业间、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技术、知识、信息的转移和分享。在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绿色行为信息成为许多资源型企业迫切需要获取的对象,资源型企业总是基于“模仿”或“创新”的方式进行行为决策,当绿色行为被众多采纳者采纳时,绿色行为被扩散。因此,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过程实质是企业与其他个体接触、分析、学习、决策的动态互动过程。 资源型企业的社会网络是对企业法人刚性界限的突破,是企业实现绿色行为扩散的重要载体,其结构特征影响着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的方式、路径,以及绿色行为扩散的深度和广度。作为资源型企业的聚集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无疑是一种复杂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网络拓扑性质的复杂性影响着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的路径。 复杂社会网络可以直观的表示任何结构,包括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具有复杂性和通用性。因此,复杂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问题,从而更好的认识复杂系统内部潜藏的动力学性质,借助该理论可以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的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定量方法和工具,能较好地模拟客观世界,更加贴近现实的描述绿色行为扩散的动态过程,深化对社会经济系统复杂性问题的认识。这对于研究复杂网络上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扩散问题本身也赋予复杂网络理论更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价值。 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在社会经济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研究的深入,绿色行为扩散研究纳入社会网络这一载体要素,已经成为众多学者、政府和资源型企业高度关注的焦点,而复杂社会网络环境下的绿色行为扩散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鉴于此,本文将社会经济系统抽象为便于研究的网络模型,以复杂社会网络的视角研究绿色行为采纳者与绿色行为的交互、从众效应以及网络动态演化对绿色行为扩散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企业绿色管理理论及工业生态学中区域生态产业网络理论,而且还极大的丰富了复杂网络理论的具体应用,更是对行为扩散模型应用领域的补充和拓展,为我国的资源型企业如何选择实施绿色战略及转型升级路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论文借鉴资源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行为扩散理论、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等相关学科成果的理论基础,对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内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机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影响因素框架,采用熵权决策模型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明确预期收益驱动与环境规制约束是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的两类根源,企业绿色行为的扩散以集群社会网络为中介;然后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剖析采纳者网络的复杂拓扑结构对绿色行为扩散的影响,探讨绿色行为扩散的平均步数与网络的平均邻接不知情者数目的关系;其次,从采纳者-绿色行为的二分网络和采纳行为网络的角度,研究网络动态演化的绿色行为演化规律;再次,纳入包含集群社会网络结构等关键要素的综合影响效应CEt到采纳者潜量N (t),构建采纳者潜量动态变化的绿色行为扩散预测模型,并将采纳者动态潜量绿色行为扩散预测模型与Bass基本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对资源型企业进行界定、企业绿色行为内涵分析以及国内外有关绿色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强调了复杂社会网络视角是对传统行为扩散问题的补充和完善,从而论证了本文选题的前沿性和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理论的研究进展,明确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对传统行为扩散研究的重要意义。首先,从复杂网络的研究历程、一般特征、表示方法、测度指标、网络生成模型五个方面逐一对复杂网络理论展开诠释,从而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视角。其次,在界定行为扩散的基础上,对几种基本扩散模型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与总结,并评述各模型在研究社会网络上的扩散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指出行为扩散研究转向复杂社会网络上的扩散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从而论证了本文着重关注复杂社会网络的依据。扩散模型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分析工具。 第三部分构建了资源型产业集群中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影响因素框架,采用熵权决策模型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产业集群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两种不同性质企业绿色行为决策影响关键度的差异。在置信水平λ=0.99下,企业预期收益(y2)、环境规制(y1)、生态环境(y12)、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y,)以及企业社会责任(y4)是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中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其关键度分别为μ(d2)=-0.9998, μ(d1)=0.9982,μ(d12)=0.9977,μd7)=0.9963,μ(d4)=0.9948。虽然企业的性质未能影响其对关键影响因素的整体把握,但这五项关键影响因素的关键度会因为企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追求企业预期收益方面具有一致性,两者面对的环境规制压力一样,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进行绿色行为决策时,更多的是基于生态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量,且在我国的资源型产业集群中,国有资源型企业通常占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影响集群中其他企业的绿色行为决策,而私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其经营方式灵活性高,更容易受到产业集群网络的影响,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吻合的。但总体而言,预期收益驱动与环境规制约束是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的两类根源,企业绿色行为的扩散以集群社会网络为中介。最后,应用非线性动力系统定性理论方法分析时滞对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Logistic确定时滞模型平衡解稳定性的影响,当时滞超过则会制约绿色行为在整个资源型产业集群中的扩散效果,并明确时滞对于关键要素的依赖。 第四部分从采纳者网络博弈的角度分析了绿色行为在资源型产业集群中的扩散规律及其影响。首先以博弈论为研究工具,建立绿色行为扩散的一对多博弈模型,并通过对绿色行为扩散博弈的Nash均衡分析,揭示绿色行为知情者采取扩散策略的概率P*以及绿色行为不知情者采取接受策略的概率q*与其他参数的关系:绿色行为知情者A采取扩散策略的概率P*与绿色行为不知情者的接受成本m和拒绝代价n之差m-n成正比,与预期总收益s+αK成反比,即预期收益越大,绿色行为知情者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对绿色行为扩散的态度趋于保守。而绿色行为不知情者Aki采取接受策略的概率q*与绿色行为知情者的最终封锁成本cKβ成正比,而与采纳者网络中不知情者的数目k成反比,在s、K、α、β一定时,k值越大,q*值越小。然后对绿色行为扩散进行马尔科夫链分析,说明采纳者网络上的绿色行为扩散过程是典型的马尔科夫链,而且是一个吸收链,绿色行为扩散的步数与采纳者网络的平均邻接不知情者的数目k成反比。最后,研究绿色行为采纳者网络的复杂结构特征对于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的影响。 第五部分从采纳者绿色行为的二分网络和采纳行为网络的角度研究了从众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构建采纳者绿色行为的二分网络,以理论推导的方式,分析采纳者绿色行为二分网络演化稳定状态下采纳者模仿概率三种不同的取值范围时采纳从众行为的演化规律:当事件的作用强度兄=1时,在有M个采纳者和N种绿色行为的采纳者绿色行为二分网络中,绿色行为节点的平均度满足:k=M/N。则有:1)当绿色行为采纳者的模仿概率)时,采纳者采纳绿色行为的趋势近似服从二项分布,绿色行为选择表现出非常弱的从众效应;2)当绿色行为采纳者的模仿概率]时,其采纳绿色行为的趋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从众行为,采纳者的采纳行为服从不同的具有指数截断的幂律分布,少数绿色行为被大量采纳者采纳,但大多数绿色行为很分散的被采纳者采纳;3)当绿色行为采纳者的模仿概率时,采纳者采纳绿色行为的趋势近似服从脉冲分布,绿色行为选择表现出很强的从众效应。 第六部分以Bass模型来研究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的扩散。首先,基于Bass模型的数学意义,构建绿色行为相互影响的宏观扩散模型,为Bass模型的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Bass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要素、数据要求这三个方面对其预测绿色行为扩散的适用性进行研究,进一步证实预测研究的可行性;然后,基于资源型企业数量的动态变化将导致绿色行为采纳者潜量的动态变化这一常识,用包含资源型企业数量的时间函数代替原Bass模型中的采纳者潜量固定值,并在动态采纳者潜量N(l)中纳入包含集群社会网络结构等关键要素的综合影响效应CE,构建采纳者潜量动态变化的绿色行为扩散预测模型;最后,将采纳者动态潜量绿色行为扩散预测模型与Bass基本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证实改进后模型的拟合度以及预测精度均大幅提高。 第七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并对创新点进行归纳,进一步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图文】:

技术路线图,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产业,绿色


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1-1 Technical route of the dissertation1.5.2 研究方法由于我国资源型企业大多位于几个较大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内,而且现阶段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因此,本文在后续的研究中主要以资源型产业集群中的资源型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分析企业绿色行为的扩散,研究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环保压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文献资料查阅法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复杂社会网络、行为扩散、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企业绿色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了解和借鉴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选取我国中西部典型资源型产业集群作为实证研究区,在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对集群内典型的资源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集共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访谈调查阶段、试调查阶段以及问卷调查阶段。同时,本研究还将深度访谈企业高层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相关组织,进一步补充有关资料。通过对代表性资源型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绿色管理行为的驱动因素、障碍因素和绿色绩效等,进一步了解企业绿色行为形成和扩散的社会网络要素。

示意图,邻接矩阵,示意图,非负函数


杂社会网络的资源型企业绿色行为扩散机制ije 上定义的非负函数,则称 ( )ijw e 为A定义为:, ,0,ij ijw j i wj i 若节点 与节点 邻接 为邻接边若节点 与节点 不邻接1 2 3 4 51 0 1 0 1 12 1 0 1 0 13 0 1 0 1 14 1 0 1 0 15 1 1 1 1 0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4;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强;魏晓平;;基于N人博弈网的公民社会责任分析:群体败德及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贺灿飞;高翔;潘峰华;王一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对昆明市企业环境行为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3 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压力影响模型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南希;赵勇;;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研究——以甘孜州东部为例[J];地球与环境;2010年02期

5 刘燕娜;林伟明;石德金;余建辉;;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陈江龙;陈雯;王宜虎;左文芳;;太湖地区工业绿色化进程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湖泊科学;2006年06期

7 刘德海,徐寅峰,李纯青;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一类博弈问题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8 郭劲光,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9 杨东宁,周长辉;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动态关系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10 原毅军;耿殿贺;;环境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基于政府、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博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辨识与控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邓丽丽;复杂网络上的最后通牒博弈[D];天津大学;2012年

3 赵正龙;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朱瑞忠;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成长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谭利;复杂网络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宇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王涛;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备友;基于复杂网络的证券市场传闻扩散与羊群行为演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董微微;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李萍;复杂网络中若干模型上的传播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7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57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