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从韩国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15 19:42
【摘要】: 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体系,集中研究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体系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计划管理到宏观调控方向转变。目前,中国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本论文先考察西方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然后回顾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在中韩比较中论证中国宏观调控和实践的创新和演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宏观调控一般理论的探索”先是对斯密、凯恩斯及凯恩斯后的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的演变和特点作历史性对照分析,找到西方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作用认识论的脉络。接着分析比较美、英、德、法、日五个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模式的特色。然后讨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并分析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运用这一理论,以及运用这一理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革前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回顾、评价。 第二章,“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演变”先探索中国转型期理论的发展,然后考察90牛代中期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地位和1996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宏观调控机制改革和以“稳中求进”为特征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 第三章,“韩中宏观调控政策的最优化问题”用Kydland和Prescott模型及其扩张模型在对中、韩宏观调控最优化选择进行对比研究后,提出中国失业问题的 重要性,强调中国宏观调控最优化模型的要点是控制失业率的观点。 第凹章,”韩国宏观调控政策操作:对中国的启示”通过考察韩国宏观调控 政策的演变,提出对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些重要启示包括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如何 处理好政府、眼行和大企业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增长、就业和稳定的夫系问题 在前凹条中,主要是想从比较研究中提出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 %。 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前提是; 其一,中国是一个正在转型期中的国家。转型期中的中国: 酋先,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矛盾结构的遗产;其次,,正在摸索新社会发展 模式。 其次,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国家,但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继 续发展,而且要坚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 其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首先,在市场上从供给为主到需求 为中心的变化当中容易发现需求不足;其次,劳动力过剩。 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体制、制度转型和政策转型并进;二是总量调控政策和结沟调整政策 相结合;三是要比其它国家更为注意控制失业;四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整要充分 考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影响作用。五是在调控手段上,财政、货币政策工具 不能脱离计划指导。 第五章,转型期中的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挑战。在注意到中国宏观调控在新 一 回巨 一 形势下,持别是在”人世”后与国际市场接轨形势下,将面临新的问题和课题。但 是,夫键是宏观调控政策和体制模式的方向选择。我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宏观 调控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在完善公有(反垄断)微观基础条件下,逐步过渡到建立一 个有效率的、开放社会模式(LINUX型社会模式),使宏观调控行为与自由选择有 机结台起来,在保证增长、稳定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社会公平。这是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123.16
本文编号:2665541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123.1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雅娜;;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中性化特征[J];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志荣;土地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帮元;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转变与定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5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6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