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均衡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21:23
【摘要】: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常态。这直接影响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平衡,也关系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调节效果及未来目标。因此,本文在初步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考察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能力均衡作用的表现。这一表现又可以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研究。在我国,财政横向平衡效应与纵向平衡效应是转移支付产生效应的两个方面。转移支付在实现财政综合平衡方面也面临纵向平衡与横向平衡之间的冲突,因而在实现财政平衡时存在权衡。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转移支付在实现财政的纵向平衡和横向平衡上密切相关。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的均衡效应。 本文对转移支付制度中一般均衡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横向均衡和纵向均衡两个方面入手,在原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纵向均衡和横向均衡博弈模型。首先,采用二人主从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将中央与地方作为两个参与人,即中央作为上层决策者,控制资源的分配,决定其分配形式;地方作为下层决策者,用分得的资源进行生产、创造价值,从总体上分析了转移支付的纵向均衡问题,通过机制设计模型,可以找到一个最优的分配方案,在公平原则基础上得到一个关于转移支付总量的分配模式。其次,在假定转移支付总量已确定的情况下,运用一主多从的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转移支付的横向均衡问题。模型设计中,中央政府根据客观因素及地方的反应函数决定其向各地方的分配数量,同时考虑了对地方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决策变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决定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程度。由于我们从公平的角度考虑,以客观因素为主要依据,这样就给出了一个公平的转移支付横向均衡的分配思路和方案。 关于转移支付的纵向和横向均衡分析给出了既考虑激励机制又考虑约束机制的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案,并求出了以标准收入和标准指出为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对比较困难的财政标准收入和标准指出的测算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阐释和模型建造中,大量的使用了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 在此博弈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作了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异的分析和对其地区间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实证检验,初步探询了我国地区间转移支付的均等化程度。另外,论文还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情况,并对转移支付的一些专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阐述了对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 笔者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1、通过计量、博弈等多种数学方法的应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转移支付模型,并注重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模型数据的可获得性,在理论研究和可行性方面做出创新;2、尝试用合理的方法测算地方政府的收入能力和支出,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量,使其结果不仅考虑公平,而且兼顾效率;3、试图采用计量模型,对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图文】:
求得以满足的效用大于次迫切需求得以满足的效用。同样一笔资金在用,效用是不一样的。这笔资金在发达地区可能把宾馆装修得更豪华更美,做的多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在不发达地区,则可能小学危房、添置乡村医疗设备等,办的更可能是“雪中送炭”的事情炭”的效用是否大于“锦上添花”结论不说自明。文章用下面的图形说明(见图 1—1)。
1 2为1 2O B和 O B,差距较小,此过程中两地的总效用增加了1 2 2 1E E E E′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的必要性1、政府间的横向财政不平衡各地区不同的财政收入水平与维持最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矛盾观上要求用转移支付来解决。一国内部财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加上经济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各地区的税基和可征税潜力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统一税收体系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落后地区拮据的情况。而落后地区可能有更大的支出需求,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贫困人口多需要更多的福利支出等1。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必然导致落同样的税收努力下无法提供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导致过多的发达地区,出现无效率和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劳动力移动在资源成效率损失;贫富差距造成福利损失。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进扶持和帮助,以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共品、服务水平的差异,因为全国各民接受基本的大体相等的最低水平的公共品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而移支付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的重要手段。(过程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45;F224.32
本文编号:2665653
【图文】:
求得以满足的效用大于次迫切需求得以满足的效用。同样一笔资金在用,效用是不一样的。这笔资金在发达地区可能把宾馆装修得更豪华更美,做的多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在不发达地区,则可能小学危房、添置乡村医疗设备等,办的更可能是“雪中送炭”的事情炭”的效用是否大于“锦上添花”结论不说自明。文章用下面的图形说明(见图 1—1)。
1 2为1 2O B和 O B,差距较小,此过程中两地的总效用增加了1 2 2 1E E E E′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存在的必要性1、政府间的横向财政不平衡各地区不同的财政收入水平与维持最低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矛盾观上要求用转移支付来解决。一国内部财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加上经济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各地区的税基和可征税潜力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统一税收体系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发达地区财政收入充裕,落后地区拮据的情况。而落后地区可能有更大的支出需求,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贫困人口多需要更多的福利支出等1。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必然导致落同样的税收努力下无法提供发达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导致过多的发达地区,出现无效率和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劳动力移动在资源成效率损失;贫富差距造成福利损失。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进扶持和帮助,以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共品、服务水平的差异,因为全国各民接受基本的大体相等的最低水平的公共品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而移支付是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政府间横向财政平衡的重要手段。(过程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45;F224.3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杨德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陈思祁;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李凡;转移支付、财力均衡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鲍婷;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影响效应及政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2 梁诗琪;中国四大区域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5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65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