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5:51
【摘要】: 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自1999年开始的不良贷款资产剥离以来,在各大商业银行完善自身信贷风险控制和外部监管控力度逐步加强基础上,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我国银行业的信贷风险控制技术比较落后,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和信贷运营环境的变化。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大力加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迫在眉睫,尤其是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运用和内部控制管理的强化。本文在大量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实践基础上,结合银行风险控制理论,把信贷风险控制系统分为:信贷风险评估、信贷活动风险控制、信贷风险事后监督和处理、环境控制四大子系统,运用全程和全面风险控制的理念对上述每个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为了克服古典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中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且要求满足各种分布形态的局限,建立了短期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和长期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引入了灰色关联度模型来对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信用风险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基于灰关联度的信用评估方法对非ST公司得出了良好的关联区分度,而对于ST股票类型得到的关联度区分并不很好,这是因为ST股票公司的某些财务指标出现了极大值或极小值有关,导致了算法的区分度不高。 (2)本文对KMV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计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针对KMV公司提出的发现违约发生最频繁的分界点在公司价值大约等于流动负债加50%的长期负债,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失信状况比较严重,与美国的信用状况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套用其违约点。本文设立七种违约点,分别计算出违约距离,然后通过对违约距离进行非参数检验,最终确立一个最适合中国股市的违约点计算模式,且在计算股权的市场价值考虑了非流通股的价值。实证分析表明,ST公司违约距离与非ST公司违约距离差距明显,从而说明KMV模型在我国使用是有效的,并发现对总资产与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之间的回归取得的带截距项的回归方程是最适合我国情况的违约点设置。 (3)本文通过选取反映短期和长期信用风险两种情形的财务指标,建立了适合短期和长期违约风险监测的两个Logistic回归模型,并使用检验样本对得到的两个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信贷风险预警效果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多层次评估的全面性,建立了比Logistic回归模型更加符合客观信贷实践的基于灰色层次评估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并用实证结果加以论证其有效性。 (4)本文在信贷风险的内控制度的建设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制度上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银行实践的改进措施,如完善贷审会制度和建立风险经理制度等,并根据自身的信贷工作实践从微观信贷管理的视角提出了较好地对信贷风险实施过程控制的对策。
【图文】:

线路图,论文研究,线路图,技术


文献回顾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沿着从风险度量到风险控制,从静态到动态监控,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路线展开,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和控制改进研究的完整体系。在信用风险度量研究中,主要是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大量财务和市场数据对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在信贷风险的动态控制中,以制度研究为基础,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活动和事后监控的各个风险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信贷风险的内控措施中,,本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基于实践的改进措施。1.3.3 论文的研究技术线路本文的研究技术线路如图 1-1 所示:

柱形图,短期信用,综合类,风险指标


3-18、表 3-19、表 3-20。表 3-17 基于短期信用风险指标的关联度(行业:综合类股票 ST 类型)票名称 ST 星源 ST 鸿基 ST 寰岛 *ST 南控 ST 道博 ST 罗顿 *ST 万杰联度 0.7635 0.7823 0.7681 0.7686 0.7632 0.794 0.7525序 5 2 3 4 6 1 7各关联度相应的柱形图见图 3-4。结合图 3-4 和表 3-17,易知,在短期ST 罗顿和 ST 鸿基应该优先考虑,这是因为灰色关联度大,说明它们与关联大,而且标准序列是这组数据的各财务指标的优秀指标组合的。列关联大,说明它们财务指标相对优良,风险小些,因此在短期贷款虑。而*ST 万杰、ST 道博在短期内风险最大,这与它们净营运资金/总资债务偿还比率两个财务指标都是负值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4;F22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泽鹏;新创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友会;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度量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3 宁静;基于Logistic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4 高伟;房地产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康瑜;基于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银行项目信贷风险[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强;深圳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宇;工商银行丹东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柳天夫;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营业部竞争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孙建一;XX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蓝月;重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3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83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