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7:56
【摘要】: 随着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资源安全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关键,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因此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国家安全问题。解决资源安全问题,必须建立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建立和加强资源性产品储备等。 然而仅有一定量的储备物资是不够的,如何使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物资储备的应急反应能力,在当前尤显重要。文章在掌握了近期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共经济、公共管理以及国家安全和资源安全角度分析了国家物资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应急属性,提出了政府通过契约委托非政府机构管理国家储备物资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从物资储备便捷供应的需要特性,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对物资储备管理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明确了我国物资储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厘清了新时期国家物资储备在国防建设、应对突发事件和经济安全等国家安全事务中的作用。 文章沿着从理论到方法再到模型和实例的路径,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物资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选择的方法、物资储备绩效评价、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作为案例研究,对储备铜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具体测算。 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分析了当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设计了近、远期改革方案,指出政企分开,成立储备物资管理总公司及省级分公司和仓储专业企业,是最理想的改革方案。 在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选择方面,,提出了确定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了品种选择的因子法和测度数量的经济福利模型。 在物资储备绩效评价方面,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对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的评价模型,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分析了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构建了基于语义本体的设计模型。 通过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各国发展阶段、资源状况、经济实力、国际环境、安全战略的不同,储备的品种、规模、政策等战略也不同,最主要的是要使得储备与国情、国际环境相相适应。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生产、贸易、运输等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仅从物资保障角度讲,由于供求、流通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然解决不了供应安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要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要物资的国家储备。
【图文】:

示意图,资源安全,示意图,经济安全


资源的拥有状况、国内供应能力、境资源市场的能力受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其安过程。储备是最直接、政策性最强、最有效的国普遍采用。只有在这些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保障国家的资源供应安全。汇751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经济安全、需四个方面,是国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全方面,资源不仅是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是社会时以资源加工为主的制造业也是工业经济重要造部门,是国民就业、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从,到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从二战后日本的崛,强大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无不建立在大量意到我国当今持续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是建立

供给曲线,供需均衡,物资,分析模型


从中长期来看,在境外供给中断发生情况下,供给短缺和价格冲击将对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可以用宏观经济学总产量和价格分析模型进行解释(如下图4一5所示)。一方面由于物资供给短缺和价格冲击,提高了消费商经营成本,原料成本较高,使供给曲线AS向上移动至AS’的位置,相关行业实际产出由原来均衡点E所决定的产量Q下降为Q’,商品价格由Pe上升至Pe’。显然,供给短缺和价格冲击对相关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相关产业产出下降,价格上升。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颖;;论公共产品的本质——兼论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J];经济学家;2006年03期

2 胡群,冀圣江;新形势下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创新研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4年01期

3 万军,汪军;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和权力综述[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4 岳军;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姜在君;;基于补偿检验理论的铁矿石储备规模探讨[J];中国市场;2007年23期

6 谭砚文;温思美;孙良媛;;棉花储备在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及中国的棉花储备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7 焦玉奎;;伊朗核危机与中国石油安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吕恒立;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赵奉军;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变革[J];中国发展;2003年04期

10 孙永波,汪云甲;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专项储备量的确定[J];资源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力;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晓东;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规模及其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邱军平;国家棉花储备宏观调控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王雪;国家物资储备局管理水平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周海扬;国家物资储备文化建设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邹红;中国实行外向型石油战略的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1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1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