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属性框架下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00:04
【摘要】: 中国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同时也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影响甚至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于理解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对于理清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存在的不规范经济行为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一个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实证地逻辑一致地解释,客观描述了其背后的机制;并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进行了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观点包括: 1、中国地方政府表现出的种种经济行为是处在经济和政治双重竞争环境中从而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属性的必然选择。 2、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总体特征是博弈性、非规范性、(反)市场性和短期性。 3、纵向关系中的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可以描述为经济抗衡与政治服从。政治服从制约和限制了经济抗衡,即政治属性约束了经济属性。 4、横向关系中的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可以描述为经济竞争与政治晋升角逐。政治晋升角逐激化和放大了经济竞争,即政治属性强化了经济属性。 5、由于在经济和政治双重竞争中所处的相对位次不同导致了不同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差异。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双重属性框架,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逻辑一致的解释;刻画了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的政治晋升博弈,从而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置于横向关系中的经济行为给出了新的解释;并在双重属性框架下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3;F224
本文编号:2692279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3;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邵志浩;;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常理;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庞娟;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司马志;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丹丹;利益视角下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张建琴;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林君;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申蕾;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与陕西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10年
5 梅金品;杭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2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