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论文以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以加强和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企业的危机意识为研究起点,通过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企业预防、应对、解决危机的手段和策略,设计和建立了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包括危机识别、危机预警、核心能力重塑和危机应对四个子系统。 论文首先对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而后结合核心能力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系统框架,对企业危机的类型、特性、影响因素、产生根源、形成机制和扩散机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企业危机的定义框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发展型、正常型、隐性危机和显性危机四种状态,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神经网络和案例推理技术分别建立了企业危机预警和核心能力重塑子系统,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论文的最后对企业危机发生后如何进行处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具体地说,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一直以来企业危机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但是即使在那些最成功的企业中,危机管理也并非是一体化的,而是相互独立的,比如财务危机管理、营销危机管理、公关危机管理等都是由相互独立的部门分别管理,没有树立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的概念,各部分相互协调还不存在。本文提出了以加强和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在战略的高度,从核心能力的角度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企业危机管理。我们认为,危机管理不仅仅是在危机发生时的管理,它是研究企业在规避、消除潜在危机的基础上,如何发挥和重塑企业核心能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发展。我们将企业危机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从总体战略的观念上认识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2)划分了企业危机的不同类型。针对目前对企业危机状况划分混乱的现象,我们认为,企业危机不仅仅指一个泾渭分明的时点,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不能简单的用“是”或“否”来衡量。本文对企业危机的发展规律和内部根源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核心能力理论对企业危机状态进行划分,利用聚类分析和模糊优选等方法,首次将企业分成发展型、正常型、隐性危机和显性危机四个状态,打破了简单的将企业分成危机和非危机两类企业的现状,摒弃了仅仅以“ST”、“PT”作为划分危机企业和正常企业的标准。 (3)从企业核心能力的角度重新设计建立了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危机预警机制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紧急状态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而危机评价指标体系则直接影响着预警模型的敏感程度。传统上对企业危机预警的评价多从财务危机因素着手,未能系统地从企业危机产生的本质和发展战略层面研究企业范围的全面危机因素。本文深入地剖析企业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企业核心能力链条的断裂是危机产生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从核心能力的角度重新设计了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使得危机预警评价指标更加准确和灵敏。 (4)运用案例推理技术设计了企业核心能力重塑和提升模型。危机对企业来说,既是“危险”,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72;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辉顺;;试谈企业的隐性危机[J];企业活力;1990年05期
2 石成林;试论农业危机与反危机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9年07期
3 ;农民为啥不愿种棉花[J];农家参谋;1997年03期
4 陈光潮,姚晓生;企业危机管理模式探讨[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陈培爱;;危机面前坦诚最重要[J];市场观察;2008年11期
6 逯具文;;试谈如何构建企业员工激励机制[J];兵团工运;2011年06期
7 黎敏;;现代企业危机管理模式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吴存浩;中国近代农业危机表现及特点试论[J];中国农史;1994年03期
9 ;报刊文摘[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5年02期
10 雁寒;“糊涂”不过美国人[J];创造;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路云;吴应宇;达庆利;;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的设计[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玉杰;建筑业人才整合能力亟待提升[N];建筑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杜艳;商业银行危险偏好:银监会预警“贷大、贷长、贷垄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梁粉宁;萌芽于物业管理的一枝奇葩[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路云;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企业动态危机管理系统的设计[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冕武;论司法公正的隐性危机[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娜;网络学习环境的生态危机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69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