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8:40
【摘要】:中国改革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致使劳动关系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市场化的劳动关系虽然基本形成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仍有若干重要领域和环节受着传统计划方式支配,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来协调乃至消解这种二元状态,是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二是市场化劳动关系的初始形成,难免重现劳资力量失衡、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劳资矛盾激化这种早期的野蛮形态,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因此,研究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尤其是研究如何运用政府规制手段来制衡劳动关系的主体利益结构,改变日益严峻的强资本、弱劳工的现实劳动关系状况,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为人类提供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要完成上述历史性任务,必须吸收市场化劳动关系方面的先进文化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借鉴制度分析和博弈论分析方法,首先,对西方劳动关系的理论与策略进行系统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劳动关系一般进行了经济、社会以及伦理分析;其次,对市场经济中政府角色和职能、政府规制与宏观调控、政府规制的理论和分析模式进行了研究;再次,以研究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政府理论为基础,对劳动关系制衡问题作了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实证分析,构筑了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框架体系;最后,运用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框架,对现时期中国劳动关系进行全方位剖析,揭示了转型时期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的核心内涵。 本文认为,劳动关系是人们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法律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文化系统等的一个交集。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推动着劳动关系理论的科学化。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利益制衡关系;劳动关系研究的目的,就是消解劳动关系内在的利益冲突,致力于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共赢,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关于如何处理劳动关系具体矛盾问题的实用性、操作性理论则构成劳动关系策略,即劳动关系主体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所制定和运用的总体行动计划和具体制衡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松;;多角度透视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年”[J];中国工人;2011年02期

2 孟义均;;未出具书面通知解除行为是否有效[J];中国劳动;2011年11期

3 徐亚清;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规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治洪;杨明;;大众体育服务产业的政府规制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朱昭霖;任超锋;;中美政府规制的比较制度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崔德华;;论政府规制的法律性维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5期

7 李江;;论远程教育的产业属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欧阳骏;;当前我国市场化劳动关系的现状及走势[J];中国工人;2010年12期

9 李良波;;劳动关系综合性预警系统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10 娄梅;我国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法律调整——赋予事实劳动关系以法律地位[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彭伟中;;商业秘密及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保护[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祖平;;劳动关系领域的政府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9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5年

2 涂志;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要提前三十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见习记者 王璐;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阳日报;2006年

4 郜国祥;构筑社会和谐的基石[N];安阳日报;2006年

5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于宛尼;社会化:助推“创建”活动的臂膀[N];工人日报;2006年

7 河南省漯河市总工会主席 田爱华;围绕劳动关系 健全四项机制[N];工人日报;2007年

8 傅进良;落实劳动合同制度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N];衡水日报;2006年

9 王粲;省总工会领导来我市调研[N];济宁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陆占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屈晓华;论政府规制与企业反应[D];四川大学;2003年

4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6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国安;政府规制、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王东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工会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4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随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闫明超;社会性规制框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7 乌海林;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规制改革与市场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楠;政府规制基础产业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铁民;转型期我国政府规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5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95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