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10:09
【摘要】: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日趋成熟及相关实证研究的广泛开展,有关人力资本的数量水平、质量状况、结构分布、效率水平等已成为学术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内容,如何科学地计量一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显得重要而迫切。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本信息的需求特征,依据中国现有统计体系所能提供的基础数据支持情况,设计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本水平计量评价体系,提出一种相对合理可行的人力资本水平计量估值方法,并估算分析中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本水平。 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在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人力资本水平计量的对象、内容、及具体计量方法问题;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提出的计量体系和方法,对近阶段中国人力资本水平作出实证计量评价。 论文在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第一,基本理清了人力资本水平评价的逻辑思路。明确:一国(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反映在投资、积累、运行这一人力资本运动过程的三个关联层面上,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是决定人力资本水平的根本因素,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就不可能形成高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丰裕的人力资本投入生产运行。但是,高人力资本投资并不一定形成本国(地区)的高人力资本积累,给定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实际投入到生产运行中的人力资本的多少也仍然是一个不确定的量。一国(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最终表现在人力资本运行水平上,但这一运行水平的高低受制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因此,一国(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应从投资水平、积累水平、运行水平这三个层面上来描述和反映。这三个层面上的数量水平(包括总量和结构)反映一国(地区)人力资本的静态水平,与这三个层面对应的效率水平(包括“投资→积累”环节的效率、“积累→运行”环节的效率、“运行→产出”环节的效率)反映一国(地区)人力资本的动态趋势。论文设计的“人力资本水平计量评价体系”清晰地体现了上述逻辑思路。 第二,初步构建了一般资本框架下的人力资本水平计量方法。依据商品价值计量的一般规则,遵循与物质资本计量原则的一致性和方法的可比性,论文论证了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计量的逻辑起点是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的特殊性——人身依附特性,论文论证了人力资本资源总量与人力资本运行总量的关系,论证了如何调整劳动者流动对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的影响,论证了如何体现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现有统计体系所能提供的基础数据条件,提出了一般资本计量框架下的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方法,并进一步导出各结构分量及各环节效率水平的计量方法,使人力资本水平的系统计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社会总资本水平(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之和)的计量创造了条件。 第三,利用人口、劳动力、教育、卫生、城乡居民收支等现有统计体系所能提供的各专业数据,对1995—2000年的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及结构、人力资本积累总量及结构分布、人力资本运行总量及结构分布、以及从“投资→积累”、“积累→运行”、“运行→产出”各环节的效率水平作出了计量估计,初步形成了一套反映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系统资料。既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信息依据,同时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阙祥才;唐永木;;人力资本:概念、理论、方法[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1期

2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3 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李有;;人力资本、吸收能力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5 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收益循环累积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09年12期

6 卢鹤;柴文佳;;人力资本文献综述[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7 王德劲;;基于成本方法的中国人力资本估算[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1期

8 王德劲;;人力资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综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年08期

9 钱雪亚;;人力资本水平统计估算[J];统计研究;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徐昕;我国医生人力资本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郝大明;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李有;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仲崇峰;FDI影响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周静;人力资本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黄桂然;鲁苏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育浩;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的检验[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郝文靖;中国人力资本核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桑操;我国教育回报水平的估算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徐玉锋;人力资本、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南京大学;2011年

8 赵卫珊;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9 赵莉香;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玉萍;转型期宁波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0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20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1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