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内生时机下的产量与价格竞争

发布时间:2020-06-28 17:31
【摘要】: 产业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Cournot模型、Bertrand模型及Stackelberg模型都假设参与人的行动顺序是外生给定的,这一假设一直以来广受置疑。自Hamilton和Slutsky提出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应由参与人内生确定的内生时机观点并给出两种具体确定博弈中内生时机的机制后,对内生时机下博弈模型的研究成为博弈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内生时机下的产量与价格竞争进行了研究。具体地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分析比较了可观测延迟的内生时机下产量与价格竞争的均衡。表明虽然在可观测延迟的内生时机下产量竞争中的均衡行动顺序为同时行动,而价格竞争的均衡行动顺序为分别以两个参与人为领头者的领头者—尾随者式的序贯行动,但在以下三个准则下:企业的净价格产出比、平均产出及平均价格,价格竞争均衡较产量竞争均衡更具有竞争力。 其次,在一般的框架下分析了内生时机下双寡头博弈中的均衡,给出了导致不同的均衡行动顺序的本质条件。这些条件只依赖于参与人自身的反应函数的增减性及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关于对手策略变量的增减性。这些结论不仅适用于一般的产量与价格竞争,也适用于其它的两人博弈如一般竞赛博弈。 再次,分析了线性需求及成本函数下双重内生选择下——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和策略变量类型都由参与人内生确定时博弈的均衡。表明若参与人的行动时机和策略变量类型都按可观测延迟的机制确定,则无论参与人是在内生时机之前还是在内生时机之后内生确定策略变量的类型,均衡结果是相同的,都为三种行动顺序的产量竞争,即分别以两个参与人为领头者的领头者—尾随者式的序贯行动及同时行动的产量竞争。 论文还将内生时机的理论应用于企业先进行RD后在产品市场竞争的多阶段动态博弈中,研究了内生RD时机下当产品市场分别为价格竞争和产量竞争时的均衡行动顺序,并将产品市场为两种不同竞争形式时的均衡进行了比较。表明无论产品市场为何种竞争形式均衡的RD顺序只由企业的外溢参数和产品差异程度决定,与企业的RD成本函数无关。同时无论产品市场上为何种竞争形式,序贯RD时每个企业的RD水平、产品市场产量(价格)及社会总福利均高于(低于)同时RD时的情形。另外,与产品市场为Cournot竞争相比,当产品市场为Bertrand竞争时企业同时RD的可能性要大。而且当内生的RD顺序为同时RD时,产品市场为Bertrand竞争时企业的均衡RD投入要低于产品市场为Cournot竞争的情形,且两者都低于社会福利最优的投资水平。 最后,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差异产品的双寡头价格竞争在行动承诺的内生时机下的均衡行动顺序,其中的不完全信息表现为双寡头中的一方对需求具有不完全信息。表明均衡的行动顺序为分别以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企业为领头者的序贯行动(Stackelberg竞争)。在以完全信息的企业为领头者的Stackelberg式的竞争中,领头者与尾随者之间的信号传递使得均衡结果和完全信息时相同,即任意类型的领头者都不存在价格扭曲——其价格为完全信息的序贯行动中领头者的价格,而尾随者能准确推断领头者的类型,并确定相应的完全信息时的尾随者价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3;F274;F2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庭军,白志宇;为什么商品房价只升不降[J];城市开发;2002年06期

2 莫乃兴;需求价格弹性与价格竞争[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3 晓伟;;商家 让价格战打出新意[J];现代营销;1997年07期

4 贾新光,张伯顺;不断推出新车型──高于价格竞争的稳健策略[J];中国机电工业;1998年05期

5 ;依法制止低价倾销 正确引导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J];时事报告;1999年01期

6 叶李伟;价格竞争:入世后福建市场的第一战[J];亚太经济;2000年06期

7 ;大力促进市场竞争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J];中国物价;2000年09期

8 蒋媛媛;为“价格战”正名[J];价格与市场;2001年04期

9 韦大乐;打假,别忘了价格![J];中国商贸;2001年07期

10 王五;也谈印刷企业的价格竞争与成本管理[J];今日印刷;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万里;;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A];第二届中国缝制机械市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宏洛;;对当前旅游业价格竞争问题的认识[A];2002年全省价格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郑亚平;;旅游市场价格竞争机制的现状与规制[A];2002年全省价格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史晋川;杜立民;;电力竞争、长期合约与默契合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黄景熹;苏静;;浅析电信价格竞争[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振宇;;“低价”≠低成本——浅谈劳务分包交易活动中价格竞争带来的问题及对策[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罗云辉;;中国出口补贴政策转变为技改补贴政策的有效性论证[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玉卓;黄莉;李健;;分销市场价格竞争的博弈论分析[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体斌;蒋湘岚;路应金;;基于混合寡头模型的3C融合进程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耿竹青;吴国蔚;;我国珠宝零售商的营销对策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倩;“金九银十”:彩电价格竞争趋于理性[N];中国电子报;2006年

2 CBIReasearch高级分析师 董素娟;我国MP3市场步入增长衰退期[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王越;我国贸易已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N];中国质量报;2006年

4 林诗萍 曾而汶 DigiTimes;消费者是PC市场价格竞争最终裁定者[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黄

本文编号:2733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33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