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2:23
【摘要】: 本文以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寻贸易和劳动标准的互动关系、确认劳工标准的可能推行模式。为此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十章,第一部分进行了文献回顾,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廓清。第二部分侧重于经验研究,利用跨国截面数据和基于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于贸易和劳工标准之间互动关系的主要方面进行了考察。第三部分以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对于劳工标准的推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问题的提出,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分析了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第二章对于贸易和劳工标准目前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和评点。第三章对劳工标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廓清和界定,出于研究的需要和核心劳工标准本身的地位,笔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核心劳工标准上,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了核心劳工标准概念的由来、关于核心劳工标准内涵和选择逻辑的争议。同时本章还对劳工标准与贸易相联的缘起、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劳工标准问题为现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框架容纳的可能性,为第三部分的内容的展开,预留了伏笔。 第二部分为经验研究部分,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由于以贸易手法统一劳工标准的要求更多的是针对核心劳工标准所提出,所以在第二部分笔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核心劳工标准所涉及的四个领域:童工、歧视、强迫劳动、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分别考察不同的核心劳工标准与贸易的互动关系。第四、五、六章通过跨国经验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劳工标准对于比较优势、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和直接投资流动对于劳工标准水平的反向作用。其中,第四章分析了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考察了劳工标准与直接投资流入间的关系,第六章研究了劳工标准本身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经济水平、贸易开放、直接投资流入和制度因素对于劳工标准水平的影响。第七章在跨国经验研究所建立的研究框架上,集中考察了中国的劳工标准的现状和近二十几年来的发展变化,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工标准水平与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劳工标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成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和吸引直接投资流入的动力。反而,在核心劳工标准的大多数领域高劳工标准的国家有更好的出口表现和更多的直接投资流入。一般而言,更开放的经济体系也会有更高的劳工标准,在这当中贸易的作用可能会比直接投资的流入更重要。 第三部分为模式分析和对策建议部分,包括第八章到第十章。第八章分析和总结了贸易中劳工标准的推行模式,比较了不同推行模式的特点。同时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自愿劳工标准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未来的发展值得进一步的关注。第九章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下分析了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的不同执行手段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影响。提出了劳工标准问题上的对策建议,认为以劳工标签为执行手法的自愿劳工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能是一个约束条件下福利最大化的现实选择。第十章是全文的结尾部分,对于文章的基本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文章有待改进的地方,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49.2;F752.6
【图文】:

受教育年限,女性,来源,平均受教育年限


5岁以上女性受教育年限来源:笔者整理

受教育年限,总体平均,女性,来源


体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异来衡量这种歧视的程度。可以发现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与整个社会平均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差异不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见图7.3)。这种现象与我国传统上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女童教育的忽视存在密切的关联。从我国性别教育歧视的发展趋势来看,性别教育差异从80年代开始经历了不稳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性别教育差异迅速下降,到从80年代中期开始性别教育歧视又有所上升,直到90年才开始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下降阶段。而该时期恰恰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开放政策逐步推行和深入的时期,是否源于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引发了此种差异值得进一步的考察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连超;;私有标准及其反垄断法规制[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2 廖力平;杨玲;;劳工标准被纳入WTO贸易协议可能性的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5期

3 杨贝;;美国对华贸易壁垒中的劳工标准——一种类型化分析处理的尝试[J];政法论坛;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34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34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