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2:18
【摘要】: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型城市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如经济发展缓慢、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劳动就业压力较大等。发展新兴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的根本出路,而且越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其转型就越彻底。加快发展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缩小资源型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发展差距,推动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新兴产业对城市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求有较高的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环境创新能力。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资源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使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 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路径,一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二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高度关联的延伸产业。前者难度较大,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但转型较为彻底;后者相对容易,对城市创新能力要求较低,但转型不够彻底。从创新能力及与资源型产业的关联性来划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可以具体分为六种:一是通过内生或外生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完整产业转移,三是在个别环节融入全球和全国产业链中,四是发展传统非资源型产业,五是横向延伸资源型产业,六是纵向延伸资源型产业。现实中的产业转型,很少有单一的转型方式,多是各种转型方式的复合体。以上转型方式的难度各不相同,资源型城市应按照“循序渐转”的思路,首先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延伸产业,在城市创新能力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再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在促进其新兴产业形成和规模化发展中,必须遵循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拟发展的新兴产业。选择新兴产业时,要把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和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作为选择和评价新兴产业的主要依据;第二,要加快衰退产业的有序退出,充分利用资源型城市原有的产业基础,努力构造有利于新兴产业成长的产业生态环境等;第三,要从微观层面把握新兴产业成长的阶段性规律,为新兴产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要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自组织能力。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是实现新兴产业自组织的两个重要条件。技术创新是打破原有产业系统的平衡结构,使新兴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开放则为新兴产业成长提供了新的信息、新的能量,成为产业自组织系统中的重要扰动因素。一些资源型城市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产业转型,注定不可能取得转型的成功。 新兴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发展,不仅对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环境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兴产业能否规模化,能以多快的速度规模化,在很多程度上是资源型城市多种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创新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合理,成为其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于不足的技术创新能力,其制度创新能力和环境创新能力更为薄弱。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城市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在促进城市转型上能否形成合力。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目标下,城市政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由此决定了中央政府应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承担较多的责任和义务。环境创新也是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城市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尤以产业配套条件对发展城市新兴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建设中,资源型城市要突出创新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才环境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创新环境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起着规定性的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发展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优化金融环境时,要把发展风险投资放在重要的位置。人才环境对发展新兴产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没有人才链的形成和完善,就不会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集聚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导形式。产业集聚具有很多优势,如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等。这些优势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面临的困难和劣势,因而有利于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从创新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有利于隐性知识在集群内部不同主体间的传播,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间在创新上形成专业化分工,降低了对每一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更快地形成完整的创新链,从而成为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导形式。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需要得到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的支持。政策的不完整、不系统,都会使单项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从而制约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99.2
【图文】:

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资料来源


联系的创新主要体现为工艺创新,产业的创新频率较低;而加工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差异化来体现的,与之相联系的创新主要是产品创新,且产业的创新频率和强度都较高。如图4一1所示,在中国各行业的创新类型中,石油等资源原材料行业的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而仪器仪表等制造行业的创新主要为产品创新。资源型企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的低下,从总体上规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不足,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构成了巨大的产业进入壁垒。..........价, ,........嗯, ...竺竺竺竺竺竺史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景欣;;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2期

2 魏新;余晓钟;江昱洁;;石油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之路——以克拉玛依为例[J];石油科技论坛;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从朝;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欧凌峰;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广东省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宋俊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耦合发展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41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41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