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化评价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茹,刘娟;县域园区的产业集群化战略及其运作[J];乡镇经济;2004年04期
2 鲁旭;;河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7期
3 任飞宇;;论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及措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4 赵晓蓉;从内蒙经验看新疆产业集群化发展前景[J];大陆桥视野;2005年10期
5 管洲;;应用产业集群化观念实现企业成长[J];企业研究;2006年05期
6 ;四川现代加工制造重点培育五大特色产业集群[J];机械;2010年03期
7 ;推进产业集群战略 优化城市功能定位[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6期
8 有人;刘纯烈;;全球化与集群化[J];摩托车信息;2008年06期
9 兰秀珍;呼和浩特地区乳业产业集群化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5年01期
10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J];湖南政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亮;钱家航;雪梅;;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2 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晓波;张俊容;;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玉娜;李洋;;创建宜居城市的初步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6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组;;基于内部审计为主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构建[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昌法;;关于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 对策及评价指标体系[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岩 翁美秀;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实力韶关”[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牌本报记者 刘亚媚;十一五宝鸡工业主打集群牌[N];宝鸡日报;2006年
3 王刚 苗虹;产业集群——抚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N];抚顺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娟;成都给我一个机会 我还成都一个奇迹[N];成都日报;2009年
5 官锡强;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N];广西日报;2007年
6 浩勇 国强 西党 世存;定陶工业经济实现强势突破[N];菏泽日报;2007年
7 记者 刘燕;我盟构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8 中共密山市委书记 车莲香;加快产业集群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许小雄;石狮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格局[N];石狮日报;2011年
10 沈锡权;从数量到质量 从质量到品牌[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天;产业集群化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闫进宏;领导集体的领导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文宗川;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左莉;高技术产业二次孵化模式及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任广鑫;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凯;提升西安城市竞争力的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程广仁;卫星运营企业规模经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琛;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俊芳;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测度[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庄成杰;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D];湖南大学;2009年
4 曹建东;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刘红娟;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尤小象;运动休闲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7 毛智杰;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网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宋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企业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赵进;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树芳;高危城区应急救援体系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4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