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9:27
【摘要】: 本文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的一个专题研究。我国的地区差距由 来已久,建国初期就存在着悬殊的地区差距。然而,我国的地区差距倍受人们的关 注,则主要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人们切身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 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人们担心我国的地区差距会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并由此给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人们希望能够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所实施的一些经济政策作一些反省,从中找出导致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原 因,并对现行的经济政策适时地作一些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对我国 的地区差距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一 般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期刊上。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各种实证研究结果首先就让人 如坠五里雾中,因为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有的认为我国的地区差距确实在 扩大,有的则说我国的地区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此外,不同的研究对我国 地区差距的严重程度看法也不一致。由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认识不同,对我国 所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成败得失的评价也就不同,对需要不需要对我国现行的经 济政策作一些适当的调整等问题的回答更不会相同。因此,如不对前一阶段有关我 国地区差距问题的各种研究作一个回顾和总结,并对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及其存在 的问题作一个深入的剖析,有关我国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就难以取得新的进展,而 这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说,笔者正是基 于当前我国地区差距研究的这种现状,以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 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对当前困绕我国理论界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最终选择了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课题。 全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是对我国地区差距研究现状的一个简要考察,重点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 我国地区差距看法不一的原因,并对究竟用什么方法评价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既 简便又有效、以及究竟用什么统计指标测度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更 合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经多方面的权衡和比较,文章认为以人均GDP评价各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既简便又有效,以变异系数、Theil熵、Gini系数等综合性的相对 差距指标测度我国的地区差距更客观、可靠。 第二章是对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的一个全方位考察。所用统计方法正是第一 章所选定的方法。其目的是希望使人们对我国的地区差距有一个全方位的、统一而 且客观的认识。这章的最后一节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特点作了一个总结。有趣的 是,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势头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一直在 扩大(但这一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前,而不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差距现已 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总差距的50%以上;至于全国各 — —————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差距,尽管进人九十年代以后又有所扩大,但总的来 看这一差距自建国以来呈“倒U”型变化,转折点为七十年代末,也就是改革开放 以来这一差距总的来说是下降的。(其他几种地域单元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详见 正文,这里从略) 第三章集中分析了我国地区差距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这种分析对于客 观地评价自建国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各种区域经济政策的成败得失、以及各地区在社 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或者存在的不足,无疑是有帮助的。此外,这种分 析犹如一面镜子,对于今后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章重点 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国家政策和中央投资倾斜的区域效应、以及各地区在工 业发展模式、经济市场化程度、经济效益水平、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人口增长速度等 几个方面的差异人手,分析了我国地区绷晌 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 第四章对我国地区差距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鉴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 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对我国地区差距未来发展 趋势的预测显然应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这章首先对西方 学者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差距长期发展趋势所作的各种理论分析、以及关于酉 方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差距历史发展轨迹所作的各种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然 后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这一实际情况.对市场和政府各 自将在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将随之提 高,从而市场的发育将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F207
本文编号:276714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F20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时若栋;李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基于我国2002~2005年的数据分析[J];河北金融;2008年10期
2 刘新姝;;科技人力资本投入与科技人员状况的灰色关联度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李绍刚;人力资本与广东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何科;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4 向家敏;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5 张明明;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及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何巍;成渝地区经济差距状况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郑颖超;中国沿边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测度及原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67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6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