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风险交流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21:40
【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现实意义非同小可。政府予以充分重视,理所当然。然而,中国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变革当中,各方利益纵横交错,食品安全问题更变得极为复杂。在这种风险环境中,政府监管中的风险交流更是十分必要,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风险交流策略的科学合理和适用可行。本文关注如何有效制定与落实风险交流策略,这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关心的重要实践问题。与这一实践问题对应的科学问题是:如何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下,实现风险交流策略的认知、生成、协调与改进,需要相关的指导理论和工作分析方法。已有风险交流策略研究主要关注不同情景下的策略认知,但往往是企业与公众间的风险交流、缺乏监管者视角的风险交流策略研究,且研究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交流策略体系。另一方面,对新食品安全形势下的风险交流研究缺乏监管环境分析以及具体交流策略的归纳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及利益相关者分析基础上,开展风险交流的机制顶层设计、策略构建与生成以及策略协调与持续改进,系统地完成风险交流策略研究工作。首先,从食品安全监管演化过程来探讨食品安全监管的框架基础,识别和分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界定了界定了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及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四个基本概念。提出风险交流策略研究的体系结构,包括监管环境层、顶层设计层、策略构建层以及策略执行层四个层次,阐述了各层次间的支持关系。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认识其对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及策略的作用。基于全景评价理论,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监管部门、食品厂商、第三方监督主体为例,利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机理。其次,研究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风险交流顶层设计,界定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风险交流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影响因素、监管体系、监管目标、监管作用、顶层框架与顶层设计等概念;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顶层框架,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制、体制、机制问题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设计的支持和限定;归纳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研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前因-行为-后果”模型,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顶层设计框架,包括风险交流阶段划分与目标选择、利益目标协调与风险交流方案设计、风险交流过程构建与联动协调、风险交流制度设计与模式规约四个递进阶段;通过分析食品安全监管的风险交流机制顶层设计框架,提出风险交流机制的持续改进关键环节,包括持续改进触发周期、单次改进工作路径、持续改进关键环节三个方面。再次,重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策略构建。在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下,提炼风险交流的策略需求及策略构建的特征。本文提出的风险交流策略构建包含三部分内容,即风险交流策略认知、风险交流策略生成以及风险交流策略结构化。在风险交流策略认知部分,基于历史案例分析与文献梳理,分别识别常态、应急态与恢复态三种风险交流状态下的风险交流基本策略及其子策略。在风险交流策略生成部分,针对常态下的风险交流,提出基于目标分析的风险交流策略生成方法;针对应急态下的风险交流,提出基于情景应对的风险交流策略生成方法;针对恢复态下的风险交流,提出基于目标重构的风险交流策略生成方法。在风险交流策略结构化部分,基于框架结构与维度结构,提出风险交流策略的两类结构化表示方法。然后,系统研究风险交流策略协调的本体共享问题,其关注点放在交流策略的生成及执行所面临知识依赖、时间约束、跨组织知识共享。结合历史案例与文献,溯源应急态风险交流策略协调所需知识。根据风险交流策略协调的知识需求,构建风险交流策略协调的知识本体,根据情景知识需求构建情景本体、根据策略知识需求构建策略本体、根据协调知识需求构建协调本体。提出风险交流策略协调的本体共享方法,在本体构建基础上,通过知识本体的调用与生成,完成风险交流策略的生成与修正,达到提高策略有效性的目的。以蒙牛黄曲霉毒素事件为用例,验证知识本体共享的有效性。最后,探索如何勾画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的持续改进路线图。从动态与持续角度出发,探讨风险交流策略的持续改进原理,提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的持续改进框架,包括策略架构层、持续改进层以及支持资源层三个层次。以持续改进方案设计为设计重点,提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的持续改进路线图,包括风险交流策略的预配与参数分析、运行与问题发现、改进方案实施以及改进方案落实;在支持资源层中以地方法规支撑以及财政资源保障为例进行阐述,提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策略持续改进的政策落实机制与财政保障机制。其中,地方法规支撑包括政策落实与规制协调两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03
【图文】:

监管环境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40 -图2-2 监管环境与最佳实践比对图Figure 2-2 Comparison figure of regulation environment and best practice(1)监管应注重环节的纵横关联,避免监管缺口产生。在横向关联上,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原料采购、生产、交付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监管负责人员的衔接不足易造成监管连贯性差、甚至监管失效。例如:针对新兴的网络餐饮行业,还没有出台规范、统一的法律,监管相对薄弱。在纵向关联上,不仅需要考虑各级政府的监管力度,还需要将各级政府的监管工作连贯起来,构成监管的纵横网络。例如,构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统一平台,提供信息查询与服务的规范窗口。(2)包括风险交流在内的监管机制建设,应注意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以提高利益相关者价值协同度为目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

条件系数,策略选择,函数,策略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52 -图2-6 不同策略下的条件系数函数Figure 2-6 Condition coefficient functions of different strategies由图2-6可知,不同策略选择下的条件系数函数不同,产生 a , b , c , d , e, f 五个交点,将交点的坐标标记为( , )i ix y , i a , b , c , d , e, f。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2.3.6.1 关于食品安全惩罚力度的分析讨论当1F 大于一定值时,不论条件系数取值如何,都会使厂商最终生产合格食品,降低生产者风险。由上述分析可知,假定第三方监督率大于一定值,此时稳定策略的产生只与条件系数以及各阶段的罚款1F 有关。因此,当取最小条件系数函数值时

厂商策略,信息发现,演化趋势,结论


结论4 不同信息发现率下策略组合对ESS的影响(2) 结论4 不同信息发现率下策略组合对ESS的影响(3)结论4 不同信息发现率下策略组合对ESS的影响(4) 结论4 不同信息发现率下策略组合对ESS的影响(5)图2-7 三种结论下的厂商策略演化趋势图Figure 2-7 Evolutionary trend graph of films under three conclusions

本文编号:2767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67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