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7:03
【摘要】: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重要的棉、油、肉产区之一。建国以来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要求来衡量,湖北省最薄弱的环节是农业,差距最大的是农村,收入最低的是农民。湖北农业结构如何调整、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农业属于社会效益大而比较利益低的弱质产业,对整个社会具有正外部性,但在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并存在较多的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政府财政农业投资是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措施,这也是当前农业发展在加入WTO之后面临新的环境、取消农业税和跨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因此,探索和研究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问题,更为有效地发挥政府公共财政对农业投资职能,推动湖北省农业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论文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与阐述,从定性的角度比较全面地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体制变迁与变迁做出评价;从定量的角度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规模与效益进行数学模型的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优先序,并对湖北省未来几年内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需求做出预测;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政府行为进行检视和分析,确定政府在农业领域内的投资职能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边界;然后对国外农业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进行经验比较,借鉴其基本做法;考察WTO《农业协定》下的有关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规则,综合分析其框架下政府投资的空间与湖北省的农业补贴问题:最后依据上述研究,对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对优化和改善湖北省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作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整个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指出技术路线和全文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并给出关键性概念的内涵界定。第二章,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础理论。阐述了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政府公共投资资金介入到农业投资的理论依据,为后续各个章节的研究奠定整个理论基础。第三章,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考察。对我国历史上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管理体制的演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着重对湖北省历年来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周期性波动和结构特征,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成因。第四章,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价与预测。这是论文最核心的部分,首先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双元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探讨了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因果关系,而后利用经典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效果评价,最后是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增长曲线和三和值法对未来几年内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需求进行预测。第五章,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行为检视与分析。主要是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体——政府的行为分析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探讨政府的投资职能,确定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投资边界,并对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第六章,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比较和借鉴。总结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模式与主要概况,并进行借鉴,希望能够对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措施提供帮助。第七章,WTO框架下政府投资空间与湖北省农业补贴。首先在WTO的框架下考察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主要方式,以及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湖北省的农业补贴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第八章,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内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其基本特征与目标体系,然后是具体的实现路径和配套政策措施。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价问题。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公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对于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本研究从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历史变迁与现状考察出发,对湖北省历年来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总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揭示了其周期性波动和结构特征,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弊端以及成因。 (3)本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强化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在全面把握世界主要国家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基础上,剖析WTO框架对公共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补贴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提出新时期内完善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政策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8;F327;F224
【图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少数年份以外,从绝对规模来看,湖北省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基本上是增长的。在1979年以前传统农业体制下,湖北省农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资金及劳动积累。此时的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管理上也已中央各部门的垂直管理为主,投资资金按照国家计划统一分配。这时一直采取财政拨款的形式,无偿提供给建设项目使用单位。湖北省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公共投资规模绝对额增长表现了以一定的波动性。例如,1962年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为0.84亿元,比1961年减少了0.61亿元,下降幅度达42.07%,随后几年都在低水平阶段徘徊;1971年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讲,1978年以前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公共投资都是增长的,1977年支出规模为2.57亿元,比1953年扩大了51.4倍。这一时期的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资金总投入的稳定和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为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上一小节分析,这种投资方式毕竟存在着经济责任不清,缺乏追求投资效益的动力等弊端,必然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33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趋势图(l95手2005)F地33TheRatt『lhndoftkePrOPO川0.ofSupPOrt恤gA州cultUrebyF恤aucein确ealExPen山tUreinHubel(195孚2005)资料来裸:《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只9一2(X抖》、《湖北省统计年鉴》(历年),相关比例数据由作者自己整理得出。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弱化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基本上处于
反的变动趋势,支出比重不降反升。但是,由于湖北省政府财政支出的非农偏好,出现整体上的弱化的倾向,却使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现与农业投资方向同方向变动的趋势,详见图3.3与图3.4的变动趋势对比。与国外的已有发展经验对比,这是不太正常的。尹尹尹尹沪尹尹尹尹尹尹尹沪尹尹尹尹尹图3.4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趋势图(195斗2005)Flg3.4T触Ratiol丫 endoftkePrO即川 onofSuPPordngA州 cultUrebyF加幼ce恤lbt目A州c吐tUr目ou娜ut恤Hu加l(195孚2005)资料来娜:《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 1949.2以鸿》、《湖北省统计年鉴》(历年),其中农业总产值为广义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比例数据由作者自己整理得出。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弱化趋势。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53年为0.2既,1978年为历史最高点5.5叽,随后一路下降,1997年降低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最低点0.48%,之后开始有所回升,2000年为1.94%
本文编号:2775833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12.8;F327;F224
【图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少数年份以外,从绝对规模来看,湖北省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基本上是增长的。在1979年以前传统农业体制下,湖北省农业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集体资金及劳动积累。此时的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管理上也已中央各部门的垂直管理为主,投资资金按照国家计划统一分配。这时一直采取财政拨款的形式,无偿提供给建设项目使用单位。湖北省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公共投资规模绝对额增长表现了以一定的波动性。例如,1962年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为0.84亿元,比1961年减少了0.61亿元,下降幅度达42.07%,随后几年都在低水平阶段徘徊;1971年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讲,1978年以前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公共投资都是增长的,1977年支出规模为2.57亿元,比1953年扩大了51.4倍。这一时期的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资金总投入的稳定和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为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上一小节分析,这种投资方式毕竟存在着经济责任不清,缺乏追求投资效益的动力等弊端,必然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图33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趋势图(l95手2005)F地33TheRatt『lhndoftkePrOPO川0.ofSupPOrt恤gA州cultUrebyF恤aucein确ealExPen山tUreinHubel(195孚2005)资料来裸:《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1只9一2(X抖》、《湖北省统计年鉴》(历年),相关比例数据由作者自己整理得出。改革开放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弱化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基本上处于
反的变动趋势,支出比重不降反升。但是,由于湖北省政府财政支出的非农偏好,出现整体上的弱化的倾向,却使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现与农业投资方向同方向变动的趋势,详见图3.3与图3.4的变动趋势对比。与国外的已有发展经验对比,这是不太正常的。尹尹尹尹沪尹尹尹尹尹尹尹沪尹尹尹尹尹图3.4湖北省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趋势图(195斗2005)Flg3.4T触Ratiol丫 endoftkePrO即川 onofSuPPordngA州 cultUrebyF加幼ce恤lbt目A州c吐tUr目ou娜ut恤Hu加l(195孚2005)资料来娜:《新中国55年统计汇编 1949.2以鸿》、《湖北省统计年鉴》(历年),其中农业总产值为广义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比例数据由作者自己整理得出。从公共财政农业投入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弱化趋势。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53年为0.2既,1978年为历史最高点5.5叽,随后一路下降,1997年降低到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最低点0.48%,之后开始有所回升,2000年为1.9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林;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建龙;财政支农理论与实践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陈力予;经济强县财政农业支出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娟;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公共产品投入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盈;黑龙江省财政农业投入效益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7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