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于促进住房公平的住房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08:16
【摘要】: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基石。住房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住房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居民平均住房水平不断提高,但住房不公平问题日渐突出,促进住房公平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论文阐述了住房公平的概念内涵,明确了住房政策的公平目标,建立了住房政策与住房公平关系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论文一方面构建了住房公平评价指标,对我国住房公平现状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实证分析了公积金政策和保障房政策对住房资源配置的影响规律。进一步,论文构建了住房资源配置仿真模型,分析了住房政策优化方案对住房公平的影响效果,为完善我国住房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住房政策的公平目标是促进住房机会公平,带动住房结果公平,使所有家庭都拥有可进入的住房获取渠道,实现住有所居。(2)我国住房公平程度呈现恶化趋势,不同城市住房不公平问题的成因有所差异。(3)公积金政策呈现“两端补贴中间”的特征,对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力度不足,不利于促进住房公平。中等收入家庭是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低收入家庭由于缺乏足够的住房机会,难以获得收益。(4)保障房政策增进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机会,促进了住房公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还没有形成无缝衔接的住房供应体系,“一刀切”的准入标准导致产权型保障房供给中容易引发福利陷阱问题。另一方面,住房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不够彻底,存在保障房福利化现象,体制内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仍延续着“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论文建议:(1)政府和公众都应正确看待住房公平问题。政府应认清住房政策的公平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住房政策,提升住房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社会公众应认识到住房公平的提升是渐进的,应给予政府足够的时间。(2)公积金政策有待改革,应当构建全新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提升对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力度。在改革的过渡阶段,可以采取降低公积金提取门槛、对低收入职工实行定向优惠等优化方案。(3)保障房体系有待完善,应当处理好保障与市场的关系,防范福利陷阱;可以采取放宽准入标准,制定阶梯型优惠比例的优化方案。住房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保障房分配应当平等对待体制内外职工,同时提高体制内职工工资,破除保障房福利化与体制内外工资差距的补偿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3
【图文】:

生存概率,职工,样本


图 4.4 职工样本的生存概率的生存分析模型为半参数法 Cox 比例风险模型,如式成了随时间变化的部分和随其他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在于不需要假设基准概率的分布形式。hi(t)=h0(t)exp( 1X1,i+ 2X2,i+ Ci) i(t)表示第 i 个样本在 t 时刻(以开户月份为起始时间),h0(t)表示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仅随时间变化的X2,i+ Ci)表示各变量对职工购房提取概率的影响。X1,i为:贷款利率、贷款限额。X2,i为职工收入变量。Ci为控制、职工性别、职工年龄、房价增速等。各变量的描述性表 4.5 提取概率分析模型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产权,家庭,概率,滞留效应


第 5 章 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住房配置影响的微观研究低收入家庭获得住房结果的期望值大于恰好不符合准入标准的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两种效应:①“挤入”效应,不符合准入标或放弃工作,以符合保障房准入标准的要求;②“滞留”效应,庭由于不愿意失去已享受的保障而拒绝或减少工作[148]。一般而害比滞留效应更加严重,因为滞留效应只是诱使较低收入的人入效应则是诱使较高收入的人“误入歧途”。对于产权型保障房常比滞留效应更明显,一方面因为获得产权型保障房的家庭能得更多收益,会增强挤入效应;另一方面产权型保障房不会因家,会减弱滞留效应。

软件界面,基本模型,住房政策


图 6.1 NetLogo 软件界面6.1.1.2 模型设计思路为了分析政策优化方案对住房公平的影响,本文一共构建了 3 个模型:基本模型、公积金模型和保障房模型。图 6.2 展示了本文仿真模型的设计思路:首先,基于市场机制规则设计住房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型,用于分析市场机制下住房配置的公平状况,为分析住房政策效果提供基础;接着,分别在基本模型中增加住房公积金政策和保障性住房政策,构建公积金模型和保障房模型,模拟分析住房政策对住房公平的影响效果。具体而言:①基本模型主要设计了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配置规则;②公积金模型在基本模型基础上,主要增加了优惠贷款、强制储蓄和家庭主观选择(第 4 章实证规律)等规则;③保障房模型在基本模型基础上,主要增加了产权型保障房分配、租赁型保障房分配和保障房福利化(第 5 章实证规律)等规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乾;贾傅麟;方菲雅;;住房补贴对住房消费、劳动供给的影响测度——基于湖北省五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的数据分析[J];经济评论;2015年05期

2 罗福勇;梁芷铭;;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政策歧视与政策协同[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3期

3 李永然;;人民居住权的法律保障:中国台湾与大陆的比较[J];人权;2015年02期

4 郑思齐;孙伟增;徐杨菲;;中国城市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的算法设计与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5 于东阳;苏少之;;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的演变探析——基于1992-2012年的改革实践[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22期

6 任国强;尚明伟;潘秀丽;;参照群与群间相对剥夺: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14年08期

7 方长春;;体制分割与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差异[J];社会;2014年03期

8 徐凤辉;赵忠;;户籍制度和企业特征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邱龙广;刘斌;;公平信息披露的公平理论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10 崔光灿;;住房保障中的福利依赖与就业自助[J];上海房地;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杰;;保障房和福利房:边界在哪里[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东阳;;保障房公平分配才有保障[N];中国财经报;2012年

3 来建强;;保障房分配如何公平公正?[N];中国信息报;2011年

4 刘文国;;住经适房开宝马奔驰,是否应知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付舒;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层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杨威;分配公平理论及对我国分配现状的检验[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洋;搜寻匹配视角下中国住房市场交易主体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4 张齐武;城市住房援助政策评估与仿真实验[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石森昌;机会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李莉;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8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刚;马克思恩格斯居住正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仁;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判断和城市政府住房政策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林;住房不公平与政府失灵[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0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80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