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交易信用协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09:55
【摘要】:交易信用(trade credit)是指企业间由于产品或者服务交易而发生的商业信用,包括延期付款信用和预付货款信用。交易信用具有缓解资金约束、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充当非价格竞争手段以及协调供应链的功能,交易信用也是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手段,因此交易信用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交易信用的普遍存在及其对企业运营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从运营管理的视角分析了交易信用与企业采购及库存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当供应商的交易信用政策给定时,下游企业如何确定采购批量的决策问题上,而交易信用本身所具有供应链协调作用、融资作用以及交易信用本身的风险并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献也非常稀少,因此在这些研究领域存在着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 本论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重点研究了交易信用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给定交易信用及其风险时,供应链上企业的库存决策及其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基于交易信用的供应链协调问题;交易信用与企业库存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此外,本论文还将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基于库存质押的融资服务视为交易信用的扩展,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的最优质押率。 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对有关交易信用、供应链协调以及其他的与本文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 第三章分析了交易信用外生给定时,交易信用及其风险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在有关供应链协作管理的已有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结论:在分散决策的供应链中,下游企业的采购批量低于供应链最优的采购批量,因此供应商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励下游企业增加采购批量以实现供应链的最优。然而,这些研究均忽略了企业间的交易信用及其风险,因此这些结论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本部分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当交易信用及其风险因素外生给定时,供应商的最优库存分配策略,即当下游企业的采购批量给定时,供应商的最优选择是鼓励零售商增加采购批量还是减小采购批量。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鼓励零售商增加采购批量并非总是供应商的最优决策,当需求的波动性较大且零售商的违约风险较高时,供应商会选择不满足零售商的采购批量,以降低货款难以收回的风险,此时供应链也未实现协调,因此供应链的次优结果既可能是零售商采购批量较小导致,也有可能源于供应商较小的库存分配量。这一结论表明,供应链上资金流的安排对供应链的协调及绩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以延迟支付形式存在的交易信用及其风险阻碍了供应链的协调时,零售商可以采取当期付款甚至提前付款的方式消除供应商的风险,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在C2C的网络购物实践中,由于买卖双方均为个人,因此信用风险较高,此时无论是延期付款还是提前支付均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风险。而淘宝网开发的“支付宝”通过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买卖双方面临的风险,成为控制交易信用风险的最有效工具,本章还对这一案例给出了分析。 尽管交易信用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当上下游企业已建立其长期的合作关系,或者购货企业面临较好的现金流状况时,交易信用的风险可以忽略,此时供应商可以利用依赖于库存采购批量的交易信用来激励下游企业增加采购批量进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即交易可以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 第四章首先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检验了交易信用对企业库存决策的影响,为交易信用的供应链协调作用提供了实践依据。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该章进一步的分析了确定性需求下如何设置交易信用以协调供应链。具体而言,第四章首先以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交易信用与企业库存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交易信用对企业库存采购量的激励作用,为将交易信用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提供了实践依据。在实证分析中,以库存天数作为企业库存水平的衡量指标并作为因变量,以应付款天数作为企业获得的交易信用大小的指标并作为自变量,同时控制了其他影响企业库存水平的变量,如产品毛利率、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利用44家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1995-2004年的财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企业的库存天数与企业应付款天数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供应商的交易信用政策能够激励下游采购商增加采购批量,为交易信用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提供了实证支持。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地以交易信用为协调机制,分析了确定性需求下易腐品供应链以及需求与库存水平相关时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交易信用机制,并借助纳什议价模型研究了上下游企业的谈判力量对最终的交易信用长度的影响。研究的结论表明,延期支付货款形式的交易信用政策能够协调供应链,而延迟的时间长度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正相关,即当零售商的议价越大,最终的延迟时间越长,这一结论与企业的具体实践相符。 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将信息不完全纳入模型分析,研究了单边信息不完全和双边信息不完全时,如何设置交易信用协调机制。实践中,完全信息往往较为少见,供应链上的企业均会对自身的成本参数具有完全的信息,而对于上下游其他企业的具体成本参数仅仅具有大致的不完全准确的信息。在单边不完全信息下,制造商不具有零售商资金成本的具体信息,此时通过设置菜单合同而实现制造商期望成本的最小化。借鉴信号甄别博弈模型,该章首先分析了制造商的最优的菜单合同,并说明了不完全信息时交易信用不能协调供应链。而在双边不完全信息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不掌握对方的资金成本的具体信息,每个企业对自身的成本具有信息优势而对于另一方的信息则处于劣势。借鉴双边拍卖模型,论文分析了双方在关于交易信用长度的谈判中最优的出价策略。 第六章分析了随机需求及资金约束条件下供应商如何设置交易信用协调机制以协调供应链。此外,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可以视为由第三方提供的交易信用,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均面临着资金约束时能够起到交易信用的功能,本章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即存货质押率给出了分析。具体而言,本章首先就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与随机需求时,上游企业如何设置交易信用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交易信用比其他供应链协调机制的优越之处,即交易信用协调机制所具有的融资作用使其在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成为能够协调供应链的唯一机制,具有独特的优势。此外,当预算不足的零售商向多个制造商采购时,某一个制造商提供的交易信用在协调自身产品供应链的同时也能提升其他制造商的销售量和利润,交易信用在此时呈现出正外部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也是交易信用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的优势所在。 随后,该章就第三方提供交易信用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质押率的确定问题。企业间的交易信用受到了企业资金状况的约束,当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均面临资金不足的压力或者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时,企业间的交易信用就难以利用,此时可以考虑第三方提供的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在存货质押融资服务中,如何确定最优的质押率是主要的决策问题。本章分析了当存货需求波动导致出质企业发生违约可能时,第三方金融机构的最优质押率,并研究了第三方的风险态度,如风险规避、下侧风险规避、损失规避,对决策变量的影响。结论表明,当银行为风险厌恶的决策者时,最优的质押率要低于风险中性时的取值。 第七章对全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方向。 本论文通过对供应链交易信用协调机制的研究,分析了交易信用的风险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交易信用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论文得到了不少有关供应链协调的新的观点和见解。论文的主要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提出并证明了交易信用协调机制的独特优势,即在下游购货企业面临资金约束时,交易信用由于具有融资作用而能够协调供应链,而其他常用协调机制由于不具有融资作用而不能协调供应链。交易信用所具有的融资作用,说明了交易信用作为一种供应链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资金不足是很多快速成长中的企业,尤其是零售型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在金融体系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问题也是很多企业经常面临的难题。从供应链的视角看,当下游企业面临资金约束时,这些企业的库存采购批量往往受到限制,此时供应链的不协调状况往往较为严重。而常用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如数量折扣、销售返利、回购等由于不具有融资作用,将难以提升下游企业的购货批量进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在这一背景下,具有融资作用的交易信用将是协调供应链的唯一选择,本文第一次指出了交易信用协调机制的这一独特优势。交易信用在协调供应链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解释了为何在发展中国家,更依赖于交易信用的行业往往获得更快的发展。 (2)首次分析了交易信用风险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指出了存在交易信用及信用风险时,供应商有可能不再鼓励购货企业增加采购批量,反而会降低零售商的采购批量。这一结论提出并分析了阻碍供应链协调的另一个新因素,即信用风险导致上游企业有意减少供货量。而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交易信用及其风险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并未得到关注。 已有的有关供应链协调管理的研究文献均未考虑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交易信用及其风险,在上游供应商面临无风险支付的假设条件下,普遍的观点均认为上游供应商应当通过各种方法鼓励下游企业增加采购批量进而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存在交易信用及风险时,增加零售商的采购批量并不总是供应商的最优选择,而增加零售商的采购批量至供应链最优采购批量的结论也仅仅是供应商三种可能选择中的一种。另两种选择分别是减少零售商的采购批量和增加零售商的采购批量但是并不增加到整个供应链的最优采购批量。因此,本论文的结论对于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给出了更多的解释,指出了供应链上资金流的安排对供应链协调和绩效的影响。 (3)分析了双边不完全信息下基于交易信用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给出了当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对彼此的资金成本信息不完全掌握时,供应链上企业的最优策略,说明了双边不完全信息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本文对双边不完全信息时供应链协调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研究仅仅假设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的局限。 信息不完全对供应链协调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多假设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即供应链上的某一企业对自己和合作方的信息具有完全信息,而另一个企业则不知道对方的信息。这些研究多从单个企业的视角分析如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如何“甄别”另一方的信息,或者具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如何向对方传递信息。而在实践中,企业均对自身的参数及特点具有完全信息,而对其他企业的信息则不完全掌握,即存在着双边的不完全信息,本论文则分析了供应链上双边不完全信息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给出了双边不完全信息下各方的行为策略及均衡结果。 (4)以中国企业的具体数据实证检验了交易信用与企业库存管理间的关系,证明了企业的应付款天数与库存天数间的正相关关系,揭示了交易信用在激励下游企业提升库存采购批量中的作用,为将交易信用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提供了实践依据,改变了交易信用协调供应链研究中,实证研究不足的现状。 当前有关交易信用与库存间关系的研究多以数量模型分析为主,较少有实证研究检验这些模型的结论。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交易信用视为供应链协调机制,而交易信用能够协调供应链的前提在于:交易信用能够影响下游购货企业的库存决策,即企业在确定最优的采购批量时会考虑供应商提供的信用政策。本论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交易信用对企业库存采购量的激励作用,说明了上游企业提供的交易信用越“慷慨”,下游企业的采购量就会越大,为将交易信用设为供应链协调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此外,已有的关于企业库存管理方面的实证文献则很少考虑交易信用对库存管理的影响,而本文的实证研究则说明了供应商的交易信用也是影响企业库存决策的重要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274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昊;梁
本文编号:2795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