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4:04
【摘要】:目前,我国的房屋质量问题仍非常普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方法的考察,发现质量保险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正是以房屋质量保险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我国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基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外部性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博弈理论论证了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运作机理。 基于对国外各种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建立质量保险制度的框架,并论述了该项制度建立与启动实施的可行性及相关策略。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房屋质量保险的核心内容。其中通过对房屋质量缺陷风险、国外房屋质量保险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质量保险责任范围框架。并对质量保与现有与房屋有关的一些保险进行了对比。 基于对房屋质量缺陷时间分布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对国内外完工后各类质量责任期限的对比研究,从理论上正确定义了工程质量保证期等概念,并为房屋质量保险期限的确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运用精算理论建立了房屋质量保险纯保费厘定模型,提出了在缺乏保险理赔数据情况下厘定房屋质量保险费率的依据和方法。 结合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在我国建立质量检查机构的可行途径及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流程等核心内容。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42;F224
【图文】:
国家十年保险的特点洲国家有很多项目都是由国外大的总承包公司承包的,而国外公司后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不象本国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责任险来保证其履行。承包商一旦完成工程后即撤离现场甚至离开工程所在国,业缺陷责任期后出现的质量缺陷得到补偿,因此很多业主都强制要求商作为投保人投保十年保险,而业主或工程所有人作为被保险人。查机构也经常与这些总承包商签订质量检查合同,开展质量检查。双保险模式的另一种形式制双保险系统中存在较多相互间的索赔,实际运行中特别是在大型中相当繁琐,如果房屋损害保险的保险人和十年责任保险的保险人人,则索赔工作大大减少,于是又出现了两险合一的保险类型PUCP(oparchnaeti)r。PUC包括了房屋损害保险和10年责任保险。由建设主共同向保险人投保,出现保险事故后,保险人直接向业主或使用,相比算保险系统,PUC的理赔流程大大精简。如图3.3所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万下犷泥不,二万认一I
量保证保险的可行性,整个体系最终以质量保证保险的界面形式出现在购房者面前,达到保护房屋权利人利益和提高房屋质量的目的。如图3.7功能集成型模式运作图3.8所示。图3.8功能集成型模式运作图功能集成型模式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有利于单位注册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险的紧密结合;②有利于质量缺陷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③有利于承建方质量和财务等信息的收集,促进相关注册费率浮动机制的建立;④有利于形成长效诚信机制,减少承建商/开发商的短期行为以及有效防止
图7.2上海市部分房屋质量缺陷数量分布图分类法中的损失率法以整个行业的实际损失比率为计算基础,其应用需前费率和保费经验的记录,得到的是费率变化量,因此不适用于新业务的厘定。对于新业务的费率厘定,若存在相关的损失经验统计记录,就可以保险费率法。质量保险对于我国是新险种,并无经过实践的保险费率和相险记录,因此这里仅对纯保险费率法作以介绍。用纯保险费率法计算费率,需要足够的资料作为基础,因而此法计算所的费率较为精确,不仅可达成保险费率应有的适当性,而且能顾及各类被单位之间的公平性。其具体方法是:先根据统计资料确定每一风险单位发险事故的概率,进而确定纯费率,然后加上一定的附加费率。纯保险费率法可表示如下:R=口+F)(ll一-VQ)(7.其中:R一每风险单位的费率P一纯保费(由损失经验得到的预测最终损失);F一每风险单位的固定费用;V;
【学位授予单位】:同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842;F224
【图文】:
国家十年保险的特点洲国家有很多项目都是由国外大的总承包公司承包的,而国外公司后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不象本国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责任险来保证其履行。承包商一旦完成工程后即撤离现场甚至离开工程所在国,业缺陷责任期后出现的质量缺陷得到补偿,因此很多业主都强制要求商作为投保人投保十年保险,而业主或工程所有人作为被保险人。查机构也经常与这些总承包商签订质量检查合同,开展质量检查。双保险模式的另一种形式制双保险系统中存在较多相互间的索赔,实际运行中特别是在大型中相当繁琐,如果房屋损害保险的保险人和十年责任保险的保险人人,则索赔工作大大减少,于是又出现了两险合一的保险类型PUCP(oparchnaeti)r。PUC包括了房屋损害保险和10年责任保险。由建设主共同向保险人投保,出现保险事故后,保险人直接向业主或使用,相比算保险系统,PUC的理赔流程大大精简。如图3.3所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万下犷泥不,二万认一I
量保证保险的可行性,整个体系最终以质量保证保险的界面形式出现在购房者面前,达到保护房屋权利人利益和提高房屋质量的目的。如图3.7功能集成型模式运作图3.8所示。图3.8功能集成型模式运作图功能集成型模式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有利于单位注册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险的紧密结合;②有利于质量缺陷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③有利于承建方质量和财务等信息的收集,促进相关注册费率浮动机制的建立;④有利于形成长效诚信机制,减少承建商/开发商的短期行为以及有效防止
图7.2上海市部分房屋质量缺陷数量分布图分类法中的损失率法以整个行业的实际损失比率为计算基础,其应用需前费率和保费经验的记录,得到的是费率变化量,因此不适用于新业务的厘定。对于新业务的费率厘定,若存在相关的损失经验统计记录,就可以保险费率法。质量保险对于我国是新险种,并无经过实践的保险费率和相险记录,因此这里仅对纯保险费率法作以介绍。用纯保险费率法计算费率,需要足够的资料作为基础,因而此法计算所的费率较为精确,不仅可达成保险费率应有的适当性,而且能顾及各类被单位之间的公平性。其具体方法是:先根据统计资料确定每一风险单位发险事故的概率,进而确定纯费率,然后加上一定的附加费率。纯保险费率法可表示如下:R=口+F)(ll一-VQ)(7.其中:R一每风险单位的费率P一纯保费(由损失经验得到的预测最终损失);F一每风险单位的固定费用;V;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亚平;;“十二五”时期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J];中国投资;2011年07期
2 吴晶晶;;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8期
3 石利芳;王爱华;孙乐为;;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4 孙艳萍;;浅谈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6期
5 余璇;;学区房受追捧的原因及外部性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6 盛丽颖;;中国碳减排财政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财会研究;2011年13期
7 肖文;王平;;外部性、城市规模与城市增长——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分析[J];浙江学刊;2011年04期
8 陈剑;吕荣胜;;节能服务的经济学分析[J];前沿;2011年15期
9 吴喜雁;;区域产业品牌与产业集群演变动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10 黄丽君;李鹏飞;;从外部性角度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新锋;;基于供求框架的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谈起[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唐礼智;狄e
本文编号:2797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97174.html